—福海县八年级学生赴乌鲁木齐—石河子3日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观红色遗址, 回望波澜壮阔的岁月; 听英雄故事, 传承历久弥坚的精神; 唱红色歌谣, 坚守矢志不渝的初心……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之际,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中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切实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的引领作用。福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自5月29日至6月14日共组织福海县八年级师生人,分四期赴乌鲁木齐参加“心向北京学党史不忘党恩爱祖国”建党百年家乡红色研学行。 此次研学活动的主要研学点包括: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新疆科技馆、石河子军垦第一连、石河子周恩来纪念馆、新疆古生态园、乌鲁木齐馕文化产业园、天润丝路云端牧场等。同时在每一期三天的研学活动中将劳动教育贯穿始终,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开营仪式上福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李秀萍对孩子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希望孩子们研有所有思,有所获,同时让孩子们知道国家的教育惠民政策让同学们有机会走一走看一看美丽的家乡,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要争做“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时代好少年。开营仪式结束后由新疆集结号教育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教官,通过案例分析,动作演练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 孩子们怀着一颗敬仰之心来到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参观了烈士事迹陈列馆,通过那一幕幕真实场景的在现孩子们感触颇深。在看到狱中童年这一场景时,一个学生说到:“真正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在大小祭坛,同学们逐一为先烈们献上了一朵朵菊花,表达对他们的悼念和敬仰之情。从上至下认真拭去烈士碑上的尘土,读着烈士碑后侧的生平简介,从孩子们严肃的表情中能够看出内心的成长。在讨论发言中,福海县西城区学校学生代表感慨到:”革命先辈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我们就应学习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此刻虽是21世纪,但我们仍要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军垦第一连 军垦第一连位于石河子境内的玛纳斯河西岸的红山北麓。这里原是五十年代垦荒连队的驻地,保存着当年垦荒时的地窝子群、干打垒伙房、蓄水涝坝等军垦遗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在这里孩子们听到了从未听过的军垦故事,看到了未曾见过的生产农具,坐上了仅铺了一层草垫的土炕,看着陈列的一张张军垦时期先辈们辛苦劳作的照片对孩子们的心理又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小组发言时,初级中学八年级3班学生代表说到:“知道新疆建设挺不容易的,但来到了这里才知道这么艰苦,也感恩党和国家让新疆发展的这么迅速,让我们现在的新疆孩子生活的这么幸福安定,我们要学习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将来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繁荣富强”。 周恩来纪念馆 天气炎热,挡不住同学们到周恩来纪念馆参观的热情。同学们整齐的队伍、矫健的步伐,表现出了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进入纪念馆同学们亲切的喊着“周总理“,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观看纪念馆里的实物,使孩子们深刻领略到敬爱的周总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精神,甘于奉献、不求索取的人格魅力和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之心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周恩来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品质,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激发了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热情。 在石河子往返路途中,教官组织孩子们学唱红歌,并通过对讲机开展红歌赛活动,在传播红色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进一步丰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新疆科技馆 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新疆科技馆,体验了VR科技、观看了5D电影,感受了翼装飞行,了解了科技对生活带来的便捷。智能家居、意志赛车、机器人科技等等让孩子们激动不已,不停的对研学导师进行发问,想要了解其中更多的科学原理。通过对科技馆的参观学习帮孩子们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科技馆之旅仿佛使孩子们被科技之光洗礼了,使孩子们更加懂得了科技的重要和神奇。坚定了孩子们必须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掌握技能,扬帆远航的决心和信心。 走进新疆特色,了解家乡文化 “南方米,北方面”作为北方城市,面食文化又有许多,新疆人最离不开的面食之一就是馕,馕的文化在新疆可以追溯到汉代,不仅伴随着新疆各民族世世代代,也被赋予了民族历史发展的烙印。馕文化园参观之行,使孩子们对于馕有了新的认识:馕,不仅是食物,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传承。 “今天来馕文化产业园我非常的开心,深刻的感受到了我们新疆馕的悠久文化,也体会到了新疆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的巨变,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吃着这些馕,我认为体现了日常生活的发展变化。”参加研学活动的吾热阿力。托留别克说。 新疆古生态园 新疆古生态园作为自治区红色教育基地,对孩子及老师们有着不小的诱惑力,园区不仅有近匹的汗血宝马,还有千年胡杨、草原石人、硅化木、左宗棠纪念馆、国家记忆馆等。在走到胡杨附近时,胡杨精神映衬着烈士陵园先烈们不怕牺牲的精神,军垦第一连先辈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胡杨精神。了解了左宗棠对新疆历史发展的成就。观看“建党伟业”影片时,孩子们没有一个打闹嬉笑,看到非常认真,很多孩子在研学手册中写道:这次红色研学之旅让我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目标似乎更明确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 这就是孩子们表达对国家对党的感恩之情特有的方式。我们坚信又有更多星星之火已在孩子们内心点燃。 通过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学习党史、国史和英模事迹,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 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此次研学活动是一场革命传统的教育,在无声中浸润,让孩子认识历史,继承优秀传统,让他们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