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市委统战部坚决贯彻落实部署要求,着力提能力、转作风,通过攻坚破难项目化推进,深入实施“”行动,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坚守一条主线,贯穿示范市创建工作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各级各类培训必修课程,不断强化民族政策和理论武装。将创建工作与文明城创建融合推进,引导全市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缔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的“油城红石榴”。 弘扬两个精神,为示范市创建铸魂聚力。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鼓舞,联动推进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建成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油田历史陈列馆等54处民族团结进步线上线下宣传教育基地。组建宣讲团,远赴新疆、西藏、贵州等11省区47个市县录制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短视频,得到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感召,拓展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三个“潜力股”梯队,大庆入选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伊品、圣泉等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打牢了经济基础。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动力,相继出台经济发展“稳十条”、优化营商环境“硬十条”、服务暖企“新十条”、数据共享“链十条”,保持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增长、收入差距连年缩小的良好态势。 结合三城建设,催生示范市创建磅礴力量。围绕打造世界著名的资源转型创新城市,全市各民族干部群众坚决扛起“争当资源型城市转型排头兵”的时代使命,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特色牧业、园区工业、民俗旅游业;围绕打造中国新兴的数产深度融合城市,建设全省首家数字化智能中心、沃尔沃智能工厂,在全国工业新版图中叫响大庆制造、塑造大庆品牌;围绕打造全省领先的高质量发展城市,巩固规上工业占全省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在东北地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体现大庆担当。 四县五区携手,实现示范市创建同频共振。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大庆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地企携手共建、各级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创建体系。梳理形成百项工作任务,制发示范点培育、“十进”活动开展、宣传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引领示范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推行日纪实、周报表、月小结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按程序有效推进。 实施六项工程,培育示范市创建特色品牌。实施创建创新创优工程,全市9个县区、59个部门已形成比学赶超示范创建的态势。实施共谋共担共享工程,全面推行“创建+”模式,生成典型示范案例,让创建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实施乐居乐业乐学工程,扎实推进建立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倡导共居共乐,共同讲好大庆民族团结故事。实施交往交流交融工程,选送优秀干部人才对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开展对口支援,组织开展“援疆消费扶贫大庆行”活动,促进两地实现深度合作双赢。实施提质提效提升工程,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云平台,各类有效网格事件办结率超过93%,走在全国个试点城市前列。实施惠民惠企惠商工程,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务水平,全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示范单位、3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58处“红石榴”主题广场、处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 撰文:大庆日报社新闻中心记者肖瑶 原标题:《市委统战部: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