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发布,北京市新增感染者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寿山福海养老服务中心为保障长者安全,各院均实行封闭管理。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养老院服务团队开启了一场“暖心接力”,用行动让守护更有温度。 在寿山福海石景山院,服务部的高会云收到了一封来自老人的表扬信,在信中老人亲切地称呼她为“小高”。 (石景山院养老服务员高会云) 信中这样写道:“服务员小高同志工作认真、吃苦耐劳,一年天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每天早上六点钟开始一天的工作,为老人打水清扫,她嘴甜手勤,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无论什么时候遇到老人都能做到笑脸相迎,说话细声细语,她关心老人,热爱老人,一心为老人服务,一切为老人着想,把老人视作亲人,当做自己的父母,让我们很受感动,特此提出表扬。” (长辈的亲笔表扬信) 和高会云一样,在寿山福海,数百位服务人员在凌晨开启一天的工作,特别是在这样的封闭管理期,居住在院内的服务人员们模糊了上班与下班的界限,他们与老人们朝夕相处,勇担责任,坚守一线,用专业、爱心与责任心为老人们建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面对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院内许多老人也偶发焦虑、不安的情绪,护士长王霞霞在为一位情绪波动较大的老人服务时,被老人咬伤了胳膊,但她依然坚持安抚老人情绪,直到老人平复下来,家属得知后向王霞霞表达了歉意,并为她对老人情绪的安抚表示由衷的感谢。 还有一位老人由于身体情况欠佳,情绪低落,区域主管卢瑜瑜见状,到长老人间进行陪伴安抚,并为老人点了最爱吃的清汤面,她积极与家属沟通将老人暂时由自理区调至照料区,这样老人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这些都让老人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于老人的照护安排家属也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由于在疫情封控期间家属无法到院探望,卢瑜瑜就定期为老人拍摄视频发给家属,让家属能够看到老人的状态,家属十分感谢特殊时期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 在寿山福海庞各庄院,由于院区封闭,理发师傅进不来,有点理发功底的陈娟就成为了老人们口中的“理发小能手”,她休息时老人们会三五成群地来找她理发,她总是热情相迎。 有时候,陈娟理发过程中发现有的老人耳朵长时间没有清理,耳蚕明显,她就会轻柔地为他们清理耳朵,有的老人说:“让小陈帮我掏掏耳朵,听力都变好了!” (庞各庄院养老服务员陈娟) 近日气温骤降,一位老人关节炎犯了,手指的中指总觉得凉,服务员席金金亲手为长辈缝制了一个手指套,这份“小礼物”让获得了老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老人将它每天都戴在手上,手指发凉的问题也缓解了许多。 席金金心灵手巧,还用废旧洗衣液瓶、洗涤灵瓶制作成各式花盆,废物再利用的同时,还能为老人们的居住环境增添生机和活力,许多老人都为她的巧思点赞。 在寿山福海黄村院,作为服务员的魏艳红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园艺师。她在楼层阳台精心养了七十余盆花,使楼层生机盎然,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在魏艳红的努力下,盛开的花朵、茂盛的绿植不仅营造了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潜移默化地达到“园艺疗法”的效果,老人们每天都会去欣赏这些花花草草,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植物,老人们的心情也更加舒畅。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在这样与老人们朝夕相伴的日子里,这样的温暖小事每天都在养老院里发生。他们有的陪长辈谈心、散步,是长辈的“贴心小棉袄”;有的帮助长辈与家人联络,是长辈的“亲情联络员”;有的利用休息时间帮长辈理发,是长辈的“兼职造型师”…… 一次次温暖传递的行动,换来长辈们一次次安心的笑容,每一位平凡的服务人员,都怀着一颗不求回报的慈孝之心。寿山福海的爱心接力,温暖着这个寒冬里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