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福海县委宣传部门获悉,和全疆其他26个县一道,福海县喜获“自治区文明县提名县”的荣誉称号,这是福海县自年荣获“自治区精神文明先进县”之后的又一殊荣! 年,是新一轮自治区文明城市(文明县)评选年,福海县委高度重视,及时筹措资金,成立精神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健全了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抽调3名工作人员,专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地区相关领导在检查、调研时,均对福海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福海县文明办将继续以开展“文明福海”“诚信福海”“法治福海”“洁净福海”等活动为载体,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一座县城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彰显着一个地方的魅力,更是体现一个地方的实力。自治区文明县(提名县)对福海人来说,显得如此重要,它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品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福海县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见证。 近年来,福海县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集中精力保稳定、促发展、抓开放、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放大“五大优势”,着力培育“四大产业”体系,巩固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着力打造“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努力建设“滨海之城、幸福福海”。 建设新福海,塑造新形象。福海县坚定不移地把文明县创建融入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从群众最急、最盼、最难的工作做起,脚踏实地地把推进文明县创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这件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人民群众从文明县创建当中分享更多的创建成果。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坚持以稳增长、调结构为重点,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下行压力,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年完成生产总值45亿元,同比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1亿元,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94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14%;招商引资到位额27.8亿元,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增长11%;进出口贸易总额万美元,增长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5万元,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增收元。 坚持规划统筹发展,城乡建设彰显新特色。完成城市总规、控规及乡村规划,按照“由下而上、先易后难”思路,累计筹措资金近10亿元,完善供水、供热、排污等管网建设,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供水供热问题。西城区基本成型,三个广场、两座大桥和城市18条道路、34条巷道建成使用,完成团结路、人民路街景改造,建成污水处理厂,新增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喀拉玛盖、解特阿热勒撤乡建镇,一农场建镇工作扎实启动,齐干吉迭乡整乡推进工程稳步实施,龙源社区、阔尼克买村分别荣获“中国最美村镇”“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出台农牧民进城优惠政策,户农牧民进城居住。 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持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实施好“两居”、保障性住房、安全饮水、农村公路通油通达等工程,实现就业再就业3.2万人次、脱贫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铁路、高速公路、环湖公路等建成通车,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公里。工业园区KV变电站等一批电力设施建成使用。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通过县和自治区级科普示范县、科技强警先进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教育强县”扎实启动;医院、中医院通过等级复审,妇幼保健站及乡村卫生院(室)建成使用,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社会福利园区基本建成,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政策有效落实;哈萨克族民歌、马上竞技及毡房装饰艺术纳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中国哈萨克族达斯坦之乡”称号。以民生为重点的援疆项目顺利实施,累计投入援疆资金3.74亿元,特别是计划外援助1.29亿元,青少年活动中心、龙源社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一批项目建成使用,为福海办了一批实事好事,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坚持创建引领,示范带动,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福海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投入多万元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疆精神、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牌,公益广告视频。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培育传承良好校风校训和乡贤文化。建立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为规范、职业规范、团体章程。举办“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新疆精神”、“大美新疆大爱故事”主题活动15场次。开展“先进典型走基层”“道德讲堂”等活动,用道德模范教育人、感召人、激励人。抓好“我们的节日”品牌,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举办“民族团结好少年”评选表彰,深入开展“五心”教育、“文明与我结伴走”等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 注重身边典型的挖掘工作,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温馨感人的场面处处可见,真情动人的故事遍布大街小巷,涌现出一大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自年起,福海县已成功举办三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建立了人的“福海好人库”。 福海县立足本县实际,逐步构建了城市重点抓社区、行业重点抓窗口、农村重点抓村镇,以“1+1”城乡文明共建活动为抓手,组织全县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与村镇、社区开展联创共建活动,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延伸,单位文明向社会文明拓展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县共有各级文明单位98家,文明社区6个,文明村镇53个,同时今年开展文明校园、文明市场、两新组织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人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社会就将迈出文明的一大步。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创建文明县的基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把文明融入日常生活。“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交通”、“文明餐桌”,一月一个文明主题活动,引导人们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单位做好干部好职工、在家庭做好成员。 文明在口中,不说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文明在手上,不损坏公物,不乱扔杂物,不乱贴滥画。文明在脚下,不乱穿马路,不踩踏草坪。文明在门前,搞好门前“三包”,保持环境整洁。文明的洪流在福海汇聚。 本期编辑:杨旭校对:杨晓东初审:郑晓桥终审:徐建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