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地名,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个地名都蕴藏着一段故事,都有一段历史碎片,都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更有时过境迁的烟雨沧桑。位于福海县喀拉玛盖镇的喀尔乌提克勒村有“渡口”的意思,因数十年前这里有一处浅滩是通往福海县城的必经之路,故此得名。老渡口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透过多年的风与尘,以睿智而深沉的目光,见证着小村的时代变迁。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喀尔乌提克勒村拜访马三娃老支书,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年逾古稀的马三娃虽已头发花白,但依旧精神矍铄,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里,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我们眼前。

回想起以往,老支书感慨万千——

夏秋风雨,河水上涨。过去的夏秋季,村民需要乘坐木船往来,这时渡口会很繁忙,木船不大,每次只能载七到八人,如果遇到载货的,那就上不了几个人了,只能耐心等木船从对岸返回。如果河水暴涨,那就不能再渡河了,这样一来,多少会影响到村民的出行。

冬春水枯,不再行船,便架设简易木桥通行。为了方便大家通行,冬天,我们站在冰冷的河水中搭建简易木桥,当时很多人患上了关节炎。

上世纪八十年代,喀拉玛盖镇钢架桥正式通车。有了钢架桥,人们不再靠渡船摆渡,老渡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尘封的历史记忆。

抚今追昔,在马三娃眼里,从在水里放石块供村民蹦跳过河的“蹦咚桥”,到在水上支木头的“木头桥”,从钢架桥再到如今的钢筋水泥高架桥,一座桥的变化,生动见证了喀尔乌提克勒村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变。

“喀尔乌提克勒村的变化,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马三娃无不自豪地说。

“年,我来到喀尔乌提克勒村,当时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条件非常艰苦,大家都住在地窝子里。所谓地窝子,就是往地下挖半人多深、三四米见方的坑,用草皮封住顶,留一个仅能弓腰进出的口,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的住处了。”马三娃说,“现在,地窝子变成了安居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柏油路直通家门口,乡亲们腰包鼓了,上学就医也不愁了,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切实享受到了实惠,现在的幸福生活比蜜甜。”

不光村庄要美丽,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很重要,有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村民的幸福指数才算真正提高。走进喀尔乌提克勒村农家书屋,里面布置得十分温馨,各类图书整齐摆放在书架上,几位村民正在认真阅览书籍报刊。

“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农闲时很多村民来这里阅读书籍,书屋存有各类图书多册,每位村民都可以借阅。”马三娃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牧民,农家书屋让新型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学本领、长知识。喀尔乌提克勒村在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文化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地方文化产品,涵养心田、教化人心,富足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不断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引导村民向着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生活进发。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喀尔乌提克勒村强党建、亮村貌、兴产业、促增收,走出了一条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增强发展能力的新路子。“以前一直守着一小片地,收益也不太好,生活过得紧巴巴,现在村里将耕地集中统一流转给合作社种植,我自己则开了一个凉皮店,两份收益让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叶淑红一脸幸福。

喀尔乌提克勒村第一书记解新胜说:“为进一步解放劳动力,我们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牧民’发展模式,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将村中40余户农民的余亩耕地统一流转形成青贮玉米集中连片种植,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农民增收近50万元。”

近年来,喀尔乌提克勒村党组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地缘优势发展产业促进群众增收,推行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发展模式,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为着力点,依托辖区九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集体土地、村民土地进行流转,不断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记者手记

铭记村史再奋进

凝聚力量兴乡村

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通常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把一些历史事实保留下来。

通过对地名文化的了解,能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虽然不少地名的本义已经在沧桑历史中模糊了,但后人能凭借这些名称勾起对那些历史的记忆,时光荏苒中,回味曾经的过往,悄然牵动温热的乡土情怀。

然而村名的背后,多半有故事、传说,发掘、保护、弘扬、传承乡村文化,既丰富了本土文化历史内涵,传承了革命前辈艰苦创业的精神,也让年轻一代受到鼓舞和鞭策,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从而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地区将建设村史馆作为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之一,有效助力“文化润疆”工程实施,实现“铭记历史、留住乡愁、创造未来、拉动经济”目标。(阿勒泰日报记者努尔孜拉·金恩斯实习记者王君楠)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