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昆明湖位于北京万寿山脚下,又名西湖,明朝时便已建成,并被当地“土人”称为“西湖景”。明朝时期,尽管西湖周围尚未形成宫廷式的园林,但是明朝的帝王们还是在西湖游玩。

年,明神宗朱翔钧写下了《从西山到西湖,乘上了一条龙船,后妃随从。在皇后娘娘的游园开始前,西湖的入口就被封住了,让水位达到了河岸。太监们提前在水中绑了不少大鱼,在水中做了记号,一张大网下去,一条又一条的大鱼被捞了出来,这让万历皇帝很高兴。“躲艘”,是吴王大的名字,而“青雀”则是豪华的船只。蒋一葵出自明朝万历年间,曾经在京城担任过西城统领,他的记载应该是真的,还是他自己所见,不得而知。不过,他把朱娜钧所处的西湖与昆明湖相提并论,或许连作家都没有料到百年之后会变成这样。

西湖更名为昆明湖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事情,后来又更名为“西海”和“金海”。之所以叫西海,是因为北京人把大海叫做“海”,而西部是“黄金”,所以金海就是“西海”。乾隆十五年的诏书是这么说的:“彭山以万寿山命名,金海以昆明湖命名,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展拓后,昆明湖已不能称之为西湖,恰巧和杭州西湖有异曲同工之妙,“克隆”了北京的西湖。

用“克隆”来形容有些讽刺,其实在中国的园林造物中,的确存在着一种“移景”的方法。就算是在异地,也可以模仿A地的景色。仿自杭州西湖的昆明湖,由乾隆皇帝的一首御笔作佐证。福海是圆明园最大的一片水域,福海岸边有八个风景名胜区,取杭州西湖十景之精华,并以其名字命名,分别是“平湖秋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柳浪闻莺”,“三潭映月”,“双峰插云”,“曲院风荷”。

春天,昆明湖的西堤上,春意盎然,游人盈门,正所谓“登上高台,登岸如潮。”移景亦讲究形体与精神,一种风景,一种意境,一种意境,不仅横跨数千年,更是超越了二百多年,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展现给现代人。

遗憾的是,圆明园里的西湖风光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的战争中就销声匿迹了。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