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6月8日清晨,新疆观鸟会“任鸟飞”团队志愿者成秉勇、吕斌昭、梁勇在开展“新疆乌伦古湖湿地鸟类监测与保护项目”鸟类调查时,在乌伦古湖“海滨大道”边拍摄到一群(共计6只成鸟)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新客人——大红鹳。

大红鹳又名大火烈鸟。体长厘米,体大而甚高,是一种体羽偏粉色的水鸟。嘴粉红而端黑,嘴形似靴,颈甚长,腿长、红色,两翼偏红。亚成鸟浅褐色,嘴灰色。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宽阔浅水域。常结成数十至上百只的大群一起生活,飞行时颈伸直。多立于咸水湖泊,嘴往两边甩动以寻找食物。在浅滩用芦苇、杂草、泥灰营造圆锥形巢穴。性机警、温和,善游泳,但很少到深水域,飞行慢而平稳。以水中甲壳类、软体动物、鱼、水生昆虫等为食。

近些年,大红鹳于秋冬季在我国西北部、中东部省份偶尔有少量的记录,据新疆观鸟会推测,这次来到乌伦古湖的大红鹳可能是从哈萨克斯坦中部的繁殖群种里分离出来进入中国的,应为“迷鸟”。其寿命大约为20-50年,全球最年龄最大的83岁火烈鸟于年1月30日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动物园辞世。

福海县乌伦古湖国家湿地管理局局长张宜海说“资料记载,十几年前有渔民在乌伦古湖发现过大红鹳尸体的记录,以往并未发现过经停栖息的情况,此次在繁殖季节发现成群大红鹳,这是继春季在乌伦古湖发现世界濒危物种、中国极度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国内最大单次观测种群数量之后,又一次刷新了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种记录,具有重大意义,也标志着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环境的改善正受到越来越多鸟类的喜爱,生物多样性也越来越丰富。”

融媒体中心通讯员/庄晓颇王勇

编辑:张宏晴

初审:巴提马·卡尔巴拉

终审:黄新艳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