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地 名 片 安溪“福”村 在安溪县个村庄中,村名带“福”字的就有19个,这可能是泉州市“福”村最多的地方。福寿、福新、福林、福昌、福洋……每个村庄都有美好的寓意,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乡村振兴发展史。 福寿米粉、福林藤铁工艺品、福洋土楼、福岭村云岭茶庄园、鸿福村清水石镜山风景区、福斗村清朝“圣旨流芳”石刻……安溪19个以“福”命名的村落,个个“身怀绝艺”,可谓遍地是“福”,新春之际,记者探访了其中的几个村落。 福寿村 特产米粉成就“大产业” ▲安溪县湖头镇福寿村 星罗棋布的米粉家庭作坊,晶莹如丝的米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若是风和日丽来到安溪湖头镇福寿村,寻常可见这般壮观的场景。 福寿村原名虎岫,因李氏始祖李尔华(号福海)由湖头南庄迁居于此,生子名寿山,后人为缅怀祖功宗德,取其父子号名各一字为村名。该村出品的福寿米粉(湖头米粉),清康熙年间曾成为“升平嘉宴”时宴请百官的贡品,后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畅销闽南及东南亚地区。 ▲闽南地区有名的“湖头米粉”,也称福寿米粉。(湖头镇政府供图) “叩,叩,叩……”村委李开明至今清晰地记得大锤打在大米上的声音。小时候,天尚未全亮,他就得早早起床,帮家里脚踩大锤碾压大米,一踩就是半个多小时。福寿米粉的制作过程很是讲究,工序也与众不同,分为选米、浸泡、磨浆、压干、水煮、搅拌、碾压、制粉、焯粉、漂水、摊凉、成型、晒干、包装等步骤。那时候,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的,每家每天大概只能做50斤的原料米。在李开明记忆中,1斤大米大约能做成0.8斤米粉。村民们再拿米粉去换口粮,1斤米粉大概能换1.4斤大米,村民靠着“差价”赚取糊口的粮食。到上世纪90年代,磨浆机、压成机、搅拌机代替了部分手工工序,米粉产量翻番,每家每天能做多斤原料米。也是从那时候起,米粉逐渐成为受欢迎的产品远销海内外。 如今,福寿米粉年产值高达3亿元,全村多户,有一半以上从事米粉生产加工及关联工作。昔日的“小特产”早已发展成“大产业”,不仅承载着海内外侨胞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更记录着当地乡民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福林村 “藤铁+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福林村的藤铁工艺 说起安溪尚卿乡,不少人即会想起中国藤铁工艺第一乡。藤铁工艺产业是安溪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尚卿乡福林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福林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开有淘宝店。一边是有序加工的藤铁工艺作坊,一边是如火如荼的网络销售,这几乎成了村民们的日常。 源自宋元时期发达的矿产业与对外贸易,尚卿乡的藤铁工艺一经诞生,很快走上了对外贸易之路。要了解安溪的藤铁工艺历史,还要从年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校的陈清河夫妇说起。福林村党支部书记吴江南记得,上世纪70年代,陈清河创办的尚卿竹编工艺厂,是福建省第一家工艺品厂。当时,福林村多数村民在厂内打工,也有部分村民从厂里领半成品到家里加工。年,竹编工艺厂搬迁到安溪县城,并“升级”为安溪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藤铁工艺品也逐步发展,从最开始的手工藤铁工艺品,加入铁、木头、大理石、玻璃等更多材料,发展成藤铁家居产业。直至上世纪90年代,藤铁工艺产品更新换代,福林村涌现出了许多自己创办出口企业的“弄潮儿”。年,福林村获评“中国淘宝村”,产业蓝图更加宏伟地展开。 “年底,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环村公路开始设计动工,预计两年后建成投用。”吴江南告诉记者,目前福林村藤铁工艺年产值约2亿元,环村公路投用后,将促进福林村电商产业二次腾飞。 福洋村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规划 ▲福洋村的达道堂 绕着环山公路,车辆缓缓驶向祥华乡福洋村,晨雾仍在山间缭绕,满眼只觉仙气缥缈。 安溪县10座海拔米以上的高山,5座环绕着福洋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促成了日春茶叶、冠和茶庄园、中国制茶大师陈素全的茶叶基地落在福洋村。村中古厝、土楼、古桥、古石碑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些历史遗存镌刻着村庄的记忆,也诉说着乡村的荣光与发展。年,福洋村被列入第四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要致富先修路。年,福洋村成了祥华乡第一个通水泥路的村庄,从此乡民们的生活日渐热腾起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进树至今仍记得,水泥路通行前,村民们种的茶叶需要走路2个多小时挑到隔壁乡镇销售,水泥路通了以后,每到茶季,村里热热闹闹,满是上门收购茶叶的茶商。道路通了,茶叶价格上去了,村里的新房也一幢幢建了起来。 传统村落成了福洋村新的规划和发展起点,也是对村里丰富历史文化建筑资源最好的肯定。陈进树介绍,福洋村拥有30多座历史建筑,例如有着近年历史的宋代达道堂、建于年的石拱桥万安桥、清朝武义大夫陈期登修建的名卿堂及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土楼“垂裕堂”。 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筑,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质的茶叶生产环境,福洋村正规划着新的乡村保护与发展编制。群山环绕,云雾缥缈,这一片胜似仙境的人间福地,终将被更多人看见。 安溪“福”村 福山村、福新村、福洋村、福昌村、福岭村、培福村、福德村、福井村、福都村、后福村、百福村、福黎村、福春村、福林村、鸿福村、福寿村、福斗村、福前社区、福美村。 来源:泉州通东南早报 原标题:《安溪有福地 19个福村书写乡村振兴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