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云南网」 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狠抓基层社区治理工作,推动社区向服务型社区转变。机关党组织、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有效缓减了社区治理“权小、责大、事多”的困境,也为社区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修建“同心亭” 滇池路社区居民一直向社区申请修建“同心亭”,但因为资金问题,两年来未得到有效落实。在省委统战部的支持下,社区在南苑小区金乐园小广场打造“同心亭”党群协商议事阵地,打造“睦邻驿站”,为居民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使“陌邻”变“睦邻”;在南苑小区建设“红色庭院”,为居民提供学习各类知识的“充电站”。 打造“红色剧” 阳光社区结合报到单位和在职党员报到情况,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在社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活动。例如,社区工作人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社区文艺宣传小队通过文艺汇演的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律和环境保护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将红色文化体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居民全方位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共建“卫生村” 卫城社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中,结合在职党员报到情况,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社区党员、社区工作人员针对小区养犬问题,在滇池卫城小广场进行文明养犬、依法养犬宣传;在每周五大扫除,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在职党员志愿者对小区楼道杂物堆放和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整理和检查,组织社区志愿者长期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治理和清理。 搭建“议事会” 红星社区结合省高院到社区报到的实际,决定在社区组织在职党员民主协商议事会,让在职的法律工作者直接参与社区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年5月20日,社区和报到党员在紫郡小区召开了第一次在职党员民主协商议事会,对居民提出的法律诉求进行了现场对接指导,帮助居民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同时,社区积极收集辖区居民意见,拟定需求清单,让前来报到的在职党员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接完善项目服务清单,更好的发挥在职党员助力社区服务的作用。 下步,福海街道和各社区将通过开展“双报到”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文明和谐幸福社区建设,补足社区力量不足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