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7/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10月9日晚上,伴随着一场秋雨带来的凉意,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党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上,由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古装粤剧《放鸭郎娶皇姑》在这里精彩上演。这部粤剧为福海街道原创,是根据福海街道塘尾社区民间故事而创作的古装粤剧,粤剧通俗易懂,唱腔旋律结合了很多耳熟能详的现代曲目,雅俗共享,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

据了解,本剧是根据宝安福海街道的民间故事而创作的古装粤剧。

根据塘尾本村老人讲述,福海街道塘尾社区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民间故事《放鸭郎娶皇姑》,传说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已经成为流传于福海街道塘尾社区等地的民间传说。

基于这个优美的民间传说,是由真人真事发展而成的民间故事,具有真实性、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流传性《放鸭郎娶皇姑》的故事,在塘尾民间长期口头传说中,皇姑的乐善好施具有时代精神,《放鸭郎娶皇姑》的故事不拒时间,不受场所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向人们讲述,是人们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食粮。

经专家查研《放鸭郎娶皇姑》这则传奇故事一直流传于宝安、东莞、香港等地,时至今日,当地百姓仍然津津乐道、代代相传。该故事热情赞颂本地先人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高尚美德,以及皇姑感恩图报、造福一方的爱民思想。

由此,在这个传奇故事的基础上,福海街道安排专业人士深入基层挖掘,精心打磨出了这部原创同名古装粤剧《放鸭郎娶皇姑》。

当日被搬上了舞台,吸引了众多市民及粤曲爱好者前来观看,演出达到预期目的,舞台灯光、视觉效果俱佳,群众反应热烈,非常接地气,是为民办实事的又一例证,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不息。

据了解,这场粤剧的演出团队系深圳市宝安区凯声粤剧团,该粤剧团一直致力于粤剧粤曲的传承与推广工作,团内拥有优秀青年表演艺术家、粤剧传承人陈军、陈灿,他们两位都是粤剧科班出身,有着近30年的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德艺双馨,戏迷众多。

团长陈军介绍,原创粤剧《放鸭郎娶皇姑》,是根据宝安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故事作品改编而成的。是福海街道年重点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更是福海街道第一个原创粤剧节目。

“剧本创作团队方面,我们邀请到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著名编剧家,国家二级编剧,粤剧中国保护中心秘书长,中国粤剧主编章耀明老师,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奏员,广州粤剧院,红豆粤剧团高胡领奏,音乐唱腔设计苏植棉老师,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陈志超老师为艺术顾问,以及深圳市宝安区凯声粤剧团,当家花旦陈灿和我自己等40多人一起共同创作,打造一出精品原创粤剧节目,为建党周年献礼,奉献观众。为发展和传承岭南文化粤剧事业,创作精品节目,准备10月份在福海街道公演三场。”深圳市宝安区凯声粤剧团团长陈军介绍道。

作为宝安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故事作品改编而成的《放鸭郎娶皇姑》,是福海街道年重点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流传性。

皇姑乐善好施的精神是福海的时代精神,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精神食粮。故事传承的是本地先人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高尚美德,是感恩图报、造福一方的爱民思想。广大人民群众在欣赏优秀文艺作品的同时,更能深切感悟到福海蕴藏的深厚文化精神。

(向江平陈军文/图)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