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9月28日,“园说Ⅲ——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作为颐和园博物馆的首展在颐和园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件/套福寿文化题材的国内文物及外销文物,将持续至年1月8日。 展览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以“园说”系列展览,向公众进一步展示中国园林文化的深刻内涵。展览分为“福寿绵长”“寿山福海”“福寿万象”“福寿满堂”“福寿攸同”五个部分,地点分别为颐和园博物馆(原文昌院)与德和园扮戏楼展厅。 游客观赏“园说Ⅲ——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新京报记者张璐摄 园说Ⅲ展品时间跨度四千余年,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跨越至民国时期,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西周青铜器、汉代瓦片、唐代铜镜、宋代瓷器,以及明清时代的家具、器物、字画,还有从唐代开始的外销瓷器,全面追溯了福寿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现了福寿文化的内涵。 记者在现场看到,山西博物馆馆藏的格仲簋、首都博物馆馆藏的白釉珍珠地“齐寿”瓷器枕等文物,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管理处处长缪祥流介绍,展览特别向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馆等18家单位借展文物件,涉及8个省市,文物数量丰富,是一个融系统性、原创性、学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特色展览。 值得一提的是,重点展品增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