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酒渣鼻医院哪最好 http://m.39.net/pf/a_8733702.html

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公顷(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公顷(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格比较。”

举足轻重的地位。圆明园由紧相毗连的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朝五代皇帝历时余年,集中无数能工巧匠倾心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的赐园。雍正即位后,在园南部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在位60年,他除了对圆明园继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东侧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时,又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扩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山、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山庄与木兰狩猎,却仍不放弃对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是清代五位皇帝长年居住、生活并处理朝政的地方,即所谓“以恒莅政”,或称之为“凡莅官治事,一如内朝”的一座大型宫苑,前后长达余年之久(年到年)。这就是说63,清王朝统治中国年,全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实际上是由圆明园与紫禁城共同构成的。它与大内(紫禁城)的不同之点,在于宫苑结合、以苑为主,是封建帝王“避喧听政”、“宁神受福”的理想场所。并形成了独特的帝后园居、官员奏事、禁园管理和护军拱卫制度。清帝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居住园中,并在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设置有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各部院衙门的办事机构,成为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心。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突出的政治地位闻名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乾隆皇帝赞誉其“规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法国大文豪雨果把圆明园和雅典的帕特农(Parthenon)神庙分别称为东西方艺术的代表,盛赞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一位曾经看到圆明园景色的英国随军牧师写道:“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历史家、美术鉴定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图写园景,形容尽致。”从这些描述中不难想见圆明园曾有的辉煌与秀美。

皇家园居生活。清帝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他们通常是从正月灯节之前,就由紫禁城移来。届时皇太后、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眷属,都一同随往。待入冬之后,皇帝又由圆明园迁回大内时,也是“宫眷皆从”。这种每年两度的浩浩荡荡大迁居,当时俗称为“大搬家”。但一年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圆明园度过的。

如雍正在圆明园度过十几年的帝王生活,除冬日在紫禁城略住几十日之外,主要在圆明园居住。雍正十一年(),全年共计天,胤禛有天生活在圆明园,占全年天数的百分之七十。乾隆的活动范围较大,除紫禁城、避暑山庄、南巡、东巡等,他也是长期在圆明园居住。乾隆二十一年(),有闰月,全年共天,乾隆外出巡游、行围、谒陵共日,其余居大内日,居圆明园日。嘉庆之后,皇帝在圆明园居住的时间更长,尤其道光帝,每年在圆明园居住的时间一般要接近天。道光二十四年(),共天。道光帝在圆明园居住达天,在宫中居住仅73天,园居时间达全年的八成。该年冬至前道光帝奉太后回宫,次年正月初九就回到圆明园。由此也不难看出皇室在圆明园生活居住的时间之长。

圆明园是清代皇室优游享乐的地方。皇室成员们可以在河湖泛舟,在福海观赏龙舟竞渡、河灯、乘坐冰床游赏;在文源阁等藏书楼读书、在同乐园等戏台听戏、在山高水长欣赏元宵火戏;在买卖街陶醉于模拟市井街市的风情;在北远山村、多稼如云等地享受农桑、田园、水乡的景致;在西洋楼欣赏各式各样的西式水法;他们还可以在园内拈香拜佛、登高揽胜、宴饮咏对。皇室贵族们在圆明园优美秀丽的环境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令人痛心的是,由于清政府的逐渐衰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正是这凝聚着中国人民血汗和智慧的举世名园,竟然于咸丰十年即年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并被付之一炬。过后四十年,即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园内残存建筑,再次遭到官僚、地痞、奸商和军阀的破坏,此后,一代名园圆明园逐渐沦为了一片废墟。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