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又称辽源矿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护理、康复、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医院,当年伪满时期地址曾做过三次变更。 年(宣统三年)在西安县(辽源)发现煤田后,先是由一些农民开办小煤窑,采用原始笨重方法进行采煤。 后来一些乡绅和地主,相继办起了富国、宝兴、裕兴、大成、中益、富华、利华、福海、永记和宝华十家商办煤炭公司。 年军阀张作霖用官商合办的形式,合并了这十个公司成立了西安煤矿公司与日本人在西安经营的泰信、健元、健兆三家公司(既明治矿,中国人称之为日本窑)相竞争。从建矿开始至年2月,在西安煤矿没有任何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 年3月,由哈尔滨一医院来到西安县,当时的医生有吴金峰、朱连元、刘宝善、三名医生,在西安煤矿,工人宿舍附近,(今矿务局供应处所在地)创办了一个规模不大的诊疗所,负责西安煤矿的医疗工作,医院的原型。 年九一八事变不久,日寇侵占西安,并强行接收了西安煤矿,改名为满洲炭矿株式会社西安矿业所,在日寇的统治下,西安煤矿工人饥寒交迫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过着牛马般的非人生活。 工人体质极度虚弱,经常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不断流行蔓延,工人患病率高,死亡率更高,出勤率不断下降,这对日寇掠夺煤炭资源极为不利。 日寇为了降低发病率提高出勤率,使煤矿工人更好地为他们卖命,于年(伪大同二年六月),将矿上的诊疗所迁至西安城内中央街路东,(既今市内凯玛超市大楼北侧那里),筹建了一医院,有医护人员40余人,病床50张。 年3月,又在矿山与县城之间,(医院所在地)新建了一座面积平方米的病院。 年又扩建面积平方米,床位增加到张,医院院长和副院长都是日本人,主要科室也由日本人当医长,医院大权都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中国患者不能与日本患者住在同一个病房,用同一张手术台,用药护理方面也不能享受同样待遇。 医院设立,满人病栋,日本人病栋,让中国患者与日本患者隔离治疗,满人床栋全是光板床,不给用好药,不该死的患者很快死去,后来为了配合新技术活动,还在满人病栋,设立一个小外科,拿中国患者当实验品搞药品实验练习技术。 日本医生对中国患者不该截肢的截肢,有的打开胸腔割断肋条,拿中国患者做截肢手术和开胸手术的练习,真是惨无人道,毫无天理可言。 年6月3日。西安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煤矿工人的医疗福利待遇,对医院进行多次扩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又进行了大规医院已是省内外颇有名气,对烧伤和骨科医疗水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