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20608/10959662.html 纯元皇后死于皇后之手这件事实在太大了,即使苏培盛深谙皇上的个性,回禀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生怕踩雷。 皇上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显出不可置信的表情,反而大喝一声:“大胆!”,然后对苏培盛说:“你说,一五一十地说!” 这里可以对比祺贵人向皇上诬陷甄嬛与温实初通奸的情形,皇上本能地一个耳光扇上去,然后就呵斥祺贵人:胡说! 说明对于甄嬛与人通奸之事,皇上潜意识里是不相信的,立刻斥责祺贵人就是本能的反应。 但是对于皇后谋害纯元皇后一事,皇上可能自己心底深处也有过此疑心,只是这件事太严重,苏培盛突然说出来简直就是胆大包天,所以皇上刚说了一句“大胆”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实际情况。 将芭蕉混在纯元皇后的饮食中,将杏仁茶换成桃仁茶,能想出这样计谋的人,必定精通医理,心思细密又生性阴狠,非常符合皇后平时的为人。 何况这些都是皇后身边最贴身的太监江福海招认的,可信程度非常高。 原本皇上以为,纯元与皇子之死,是以前有位侧福晋(就是被纯元罚跪的那位)惹的纯元惊悸忧思的缘故。 但是这个理由其实很牵强,婴儿身上带有紫青瘢痕,就是说明纯元母体吃了一些性寒伤胎的东西,不光光是心理因素。 皇上是多疑的人,对于纯元的死因,他肯定是有过一些怀疑的,只是纯元在临死前力保宜修为后,太后又无论如何不想后位落在乌拉那拉氏以外的人手里,所以皇上才把这些疑虑深埋在心底,立了宜修为正福晋。 而且,皇后这几年做的种种伤天害理的事情,皇上也都看在纯元的面上,尽可能地包容。 没想到,多年深埋在心底的疑惑终于成真了,皇后竟然真的蛇蝎心肠,杀了自己的亲姐姐! 就像甄嬛所说的,皇上心里的最痛处果然被戳的鲜血淋漓。 有一个残酷至极的事实,也许皇后永远都不愿意承认,那就是:皇上其实根本就没有真正爱过她。 真爱不是那么容易被抢走的。 真爱也没有那么脆弱经不住考验。 当时皇后嫁给皇上做侧福晋,肚子里又怀着皇上的第一个孩子,皇上又允诺她生下孩子就封她为福晋。若她真是皇上的真爱,皇上断不会一见纯元就移情别恋,把已经怀孕的皇后丢在一边,不闻不问。 皇后只是皇上在青春年少,荷尔蒙爆棚的时候,恰巧碰上的一名颇为喜爱的女子。但是皇上一碰上真爱纯元,那感觉上的差距就一下子出来了。 皇后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总以为自己年老色衰,皇上才一直冷落她。其实是因为皇上与纯元一起经受了一段刻骨铭心又生离死别的爱恋之后,对现在的皇后,兴味阑珊,再也提不起少年时候的兴趣。 纯元若是活到现在,虽然容貌也会衰败,但是有这么多年的“真爱”打底,皇上对待她,不可能像对待现在的皇后那般“相敬如冰”。 可是皇后这一辈子都想沉浸在“皇上曾经爱过她,并答应立她为正福晋”的美梦不愿醒来。 因为这不仅仅是爱情的美梦,更是摆脱她庶出命运,实现“阶级跨越”的美梦。 皇后是庶女,从小就很少受到重视。 纯元是嫡女,从小就由名师教育,琴棋书画,歌舞诗词样样皆通。 小孩子都有攀比心理的,渴望受到重视,渴望受到优待。 皇后从小就生活在纯元的光环之下,活的那么憋屈,好不容易嫁给皇上,获得宠爱,还腹中有了孩子,只要生下孩子之后成为正福晋(那时候皇上很有希望夺嫡成功),以后成为皇后,那她立即就可以扬眉吐气,狠狠地把以前胆敢因为她的出身而看不起她的人踩在脚底。 可惜,皇后这一生最大的美梦被亲姐姐纯元亲手打破。 爱情没有,正福晋的位置没了,自己儿子嫡出的身份也没了。 皇上不理解皇后的苦楚,说:朕也是庶出。但是他是孝懿仁皇后的养子,本来身份就比一般皇子高贵一些,他无法体会皇后从小在纯元照耀下那自卑又不想屈服的心态。 皇上说皇后永不知足,其实是没法理解皇后将人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海市蜃楼般的“真爱”上,又被一朝夺去的绝望。 其实,皇后这种最心爱的东西被抢走后痛恨、憋屈而又不甘的心态很容易理解。 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让你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一切之后却又无情地夺去。 人的欲望一旦被满足过,就再也很难恢复到原本的那种平静恬淡的状态了。 所以皇后冲着皇上痛苦地哭喊道:臣妾很想满足,但是臣妾做不到呀! 皇上冲着皇后回吼:纯元可是你的亲姐姐! 果郡王还是你的亲弟弟呢,你一旦发现他觊觎皇嫂,谋夺皇位,还不是一样把他给毙了? 说到底,皇上不能理解皇后的心态,以为纯元是她的亲姐姐就能阻止这种恨意,也是不够在乎她的一种表现。 这段对手戏是蔡少芬的演技大爆发,精彩程度堪比华妃临死的时候。 如果皇后的儿子现在还活着,皇后也许也会恨纯元,但是说不定不会下狠手下了她。 皇后长子之死,是压垮她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带走了她内心的最后一点温情,此后皇后心中只有妒忌、阴狠和屠戮,再无其他。 这里我想说的是,不知纯元皇后对这个妹妹真实感情如何,总觉得十分微妙。 皇后怀孕的时候,纯元盛装打扮去看她,并且很快与她当时的妹夫(皇上)相爱,入府为正福晋。 若纯元与皇后还有些正常的姐妹之情,理应对这个妹妹感到愧疚才对。 皇后的儿子得了重病,生命垂危,皇上不管,她这个正福晋也不管? 按道理纯元可是皇上所有孩子的嫡母,就算突然知道自己怀孕,难道连为妹妹的孩子请个大夫看看病的功夫都没有? 皇上老是以皇后与纯元的姐妹之情来绑架皇后,但是纯元对于皇后,何曾真的讲过姐妹之情?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皇后其实与华妃是同一种人。 她们都很死心眼,一根筋,爱上了就不愿回头,明知道这个男人不会永远只属于她们一个人,但就是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所以华妃会无差别攻击皇上身边任何一个除她之外的得宠嫔妃。 而皇后做的更彻底,本宫的大儿子死了,本宫又不能生了,所以你们的孩子都全部去死吧,一个都不要生下来,哈哈哈! 皇上需要以他(本身利益)为重的女人,皇后首先是皇后,其次才是他的妻子,最后才是一个深爱她的女人,而皇后要做的是有效地管理后宫嫔妃,使皇上能有尽可能多的子嗣,稳固皇上的后宫,让皇上在前朝无后顾之忧。 在皇上的心目中,这才是一个女人真正爱她的表现。 所以皇后以爱的名义,为自己种种罪行推脱的行为,皇上恶心不已。 皇上决心要废后,绝不仅仅是因为皇后狠心杀了亲姐姐纯元,而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女人狠毒而虚伪,口口声声“以爱为名”,做出来的事情却如此恶毒不堪,还要把做这些恶事的动机都归结到“真爱”的头上,简直有伤圣誉。 就在此时,太后生前的贴身侍婢竹息姑姑带来了太后的遗诏,称乌拉那拉氏不可废后。 当竹息念完太后的遗诏之后,皇后缓缓念了一段皇上当年亲笔写的立她为后的诏书。 皇后的本意,是想以这诏书唤起皇上心底对她残存的温情(如果还有的话)。 但是在我看来,皇后此时念立后诏书,简直就是对皇上莫大的讽刺。 这立后诏书,大肆赞扬皇后的品德,称其“温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备,久昭淑德”。 但是这十六个字,皇后到底做到哪一点了? 皇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德不配位”,她渴望后位带给她的尊荣与权力,又不能承担后位本身的职责与重负。 其实就皇后本身的品格与才能而言,还是当个嫔妃比较好,皇后这个位置,真的不适合她。 太后知道,皇上若要废黜皇后,肯定是因为皇后谋杀纯元的奸计暴露,皇上才会执意如此。 那么要阻止皇上废后,光靠太后那张已经逝去的老脸估计是不够的,还要在纯元皇后身上做手脚才行。 所以竹息才会问皇上,可还记得纯元皇后临死前,伏在皇上的膝上,说过什么话? 纯元为何要在临死前如此保护皇后,抬举皇后? 这和前面她抢夺皇后的丈夫,在皇后唯一的儿子重病的时候不闻不问的人设不符。 我觉得在这件事上,太后可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她早就知道纯元中毒,不可能活下来,皇后的宝座不能落到乌拉那拉氏以外的人手中。所以特意安排纯元在临死前说了这么一段话。 也正因为这件事是太后特意安排的,所以太后才会让竹息在宣读太后遗诏的时候,用这件事敲打皇上。 当年你立宜修为后,就是为了安慰纯元皇后的在天之灵,现在自然不能背弃自己当年誓言。 而且皇上身上也流淌着乌拉那拉氏的血,所以竹息姑姑的话可以这样理解, 你妈是乌拉那拉氏,你最爱的女人也是乌拉那拉氏,连你身上都有乌拉那拉氏的血,你现在要废后,要给乌拉那拉氏脸上抹黑,你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 看到这里,我觉得皇上好可怜。 自己的母亲,不但活着的时候对自己没有半分温情,就算是死了,最心心念念的,还是自己家族的荣耀。明明知道皇后杀了亲姐姐,还以纯元的誓言和皇上自身的血统逼迫皇上不得废后。 但是皇上毕竟是皇上,他要是狠下心肠要整治一个人,那手段绝对是令人不寒而栗。 皇后你不是口口声声说爱朕吗? 那朕就和你死生不复相见,朕才不要看到你那张假仁假义的丑恶嘴脸。 你不是一心一意就想当皇后吗? 朕就收回当日册封你的圣旨和宝册、金印,把你禁足在景仁宫,一辈子不得外出,除了空有一个皇后的名号以外,你什么都没有! 自那一刻起,皇后就好似生活在无间地狱一般,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