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圆明园有一个最大的湖叫福海,象征神话中的东海,也是皇帝的水上乐园,端午节要举行龙舟盛会,冬天要赏冰嬉表演。后来福海被填,变成了一片稻田和藕田。80年代开始整修福海,清挖淤泥,疏通了水系。福海景区便是沿岸的景致。从这个门进去就到了福海景区的“别有洞天”了。下面借用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工笔彩画,它是乾隆爷让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等画的,自己亲笔题诗。左诗右图,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此画卷在年被掠走现在法国巴黎图书馆。年有个叫程寅生的安徽人漫游欧洲,在图书馆偶遇此画,当时是何等激动,经他多方活动终于获得馆主许可,请摄影师拍下了黑白照片。年国家花巨资,在法国翻印了原彩图底版并允许原样复制了《圆明园四十景图》,本是自家的东西啊。蓬岛瑶台蓬岛瑶台是福海中央的三个小岛,象征神话传说中东海的三座神山。年英法联军进了圆明园,先把船只烧了,蓬岛瑶台得以幸免。但在同治年间还是发生了火灾被毁了。80年代,可见三座小岛别有洞天别有洞天在福海东南岸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是个环境幽雅的园中园,雍正时期这里曾是炼丹的地方。乾隆爷喜欢搜罗奇石点缀他们家园林,别有洞天曾放置一太湖石,青云片,与颐和园乐寿堂院内的青芝岫(败家石)是姐妹石,都是当年明代书法家米芾的后代米万钟从房山采得,本想一起运到自己的宅院,但因家财散尽被扔在了良乡,百余年后,被乾隆爷拾得,大的被放置在颐和园,小的就放在这里,现青云片在中山公园。夹镜鸣琴位于福海南岸中部,是一座横跨水上的高台桥亭。夹镜鸣琴边上有广育宫,内供碧霞元君,也就是东岳大帝的女儿。从广育宫俯瞰对岸在广育宫东福海岸边还有一座十字亭,悬挂乾隆御书“南屏晚钟”,直接照搬了杭州西湖南屏晚钟的名字。方壶胜境最为宏伟辉煌的方壶胜境就是传说中的琼楼玉宇吧。还可见雕刻精美的残石在涌金桥上看方壶胜境与颐和园的玉带桥相仿的涌金桥,穿过涌金桥即可进入三潭印月的平静水面。三潭印月河池中竖立三座砖塔,是为三潭,仿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意境。没有寻到三座砖塔的痕迹,只见一座残桥上一张别人拍下的三潭印月澡身浴德澡身浴德,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洗洗澡、治治病”的意思吧,位于福海西岸,此处有一方亭,亭内悬有乾隆御题匾额“望瀛洲”,亭旁立有一座昆仑石碑,两面都刻有乾隆题的望瀛洲诗。这里是皇帝观看福海龙舟竞渡的地方。上面这张老照片摄于年前后,望瀛洲昆仑石碑还在原址,后面是已经辟为水田的福海和荒芜的蓬岛瑶台。年石碑被移至文津街的国家图书馆院内,只是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四宜书屋福海北岸有一雅静之处,原名四宜书屋。四宜: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一年四季皆宜读书。圆明园曾有两处四宜书屋,一处在这里,一处在绮春园,是乾隆爷的后代建的。乾隆爷后来突然把这里改名叫了安澜园。为啥呢?八卦史里说了,当年有个大学士叫陈邦直,与雍亲王交好,两家同时生了孩子,雍亲王让陈家把新生的男孩儿抱来,玩儿了个调包之计,这个被调换的男孩儿就是乾隆。雍正当了皇帝,陈邦直便告老还乡,回到了海宁。乾隆6次下江南,4次都特意住在了地处偏僻的陈家,乾隆感觉到陈家老俩口对他不似一般臣下对皇帝的样子,好象有一种骨肉之情。陈家有园子原名“偶园”,便把“偶园”改为“安澜园”,并亲自题写了匾额。回到皇宫后又下令把四宜书屋照海宁安澜园的样子重修,并改名叫“安澜园”。其实酷爱园林设计的乾隆南巡之后,在圆明园先后仿建了四处江南名园。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位于福海北岸,与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同名。五孔桥东侧有一高台四方亭,上题“两峰插云”,也是取杭州西湖景名。年前后的照片,证明两峰插云亭躲过了年的大火。如今也不复存在了。涵虚朗月涵虚朗鉴,也叫雷峰夕照,位于福海东北岸。接秀山房接秀山房在涵虚朗鉴南边,与涵虚朗鉴很相似。谢谢阅读长按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