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庹勤慧 推进公益诉讼走深走实 “检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都亟须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来解决。”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庹勤慧与30位代表联名提交了议案,建议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她同时表示,要进一步规范办案,推动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检察机关修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规则,制定公益诉讼办案规范,严格依法履职。发布指导性案例9批34件、典型案例81批件,要求强制检索、参照办案。 记者了解到,这些指导性案例都是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的比较新颖,具有典型性,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案例,各地检察机关遇到相似情况均可参照办案。 “公益诉讼是一项新制度,检察机关根据实践需要修订监督规则、制定办案规范,夯实制度,健全规则,不断探索,让规范办案、依法履职贯穿工作始终,才能办好案,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庹勤慧代表表示,党和人民对公益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检察机关鼓足干劲,推进公益诉讼走深走实。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行政办公室副主任郭晶晶 案例是检察官办案实践的“教科书” 参加团组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行政办公室副主任郭晶晶对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到的“发布指导性案例9批34件、典型案例81批件,要求强制检索、参照办案”感触较深。 “翻阅近年来的最高检工作报告,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以案例丈量检察履职的坚实足迹。”郭晶晶代表说,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来感触的。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效果,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检验。在指导性案例的指引下,办案检察官们以一件件高质效案件,为人民至上、公正司法写下生动而温暖的注脚。 在郭晶晶代表看来,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直面司法实践中的各类“痛点”“难点”,对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最高检认真谋划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思路,对加强案例指导工作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发布的这些案例不是摆设,应作为检察官办案实践的‘教科书’。最高检工作报告要求强制检索、参照办案,彰显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郭晶晶代表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 小刊物展现了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 听取完最高检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对报告中提到的一本名为《镜鉴》的刊物印象深刻。采访中,她向本报记者表示,最高检创办《镜鉴》,反思违纪违法、错案教训,引以为戒,充分展现了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 翁丽芬代表告诉记者,这几年,最高检领导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对检察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不手软,逢问必录、适时向社会公布检察机关记录报告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情况,表明了从严治检的态度和决心。“据我了解,过去一年,最高检强化内部监督,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而且不遮丑、不护短,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这既便于人民群众更加直接监督检察机关,又展现了新时代检察工作的自信。”翁丽芬代表说,希望年最高检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监督,严纪律,强作风,让每一名检察干警都保有“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执着,接续垦荒之力,追梦奋进,书写司法公正为民的新答卷。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徐滔 这样的“法治偶像”我们非常欢迎 近年来,检察官、法官、公安民警等法治工作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镜头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徐滔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有多少人曾经是被法治题材电影、电视剧作品吸引,长大后投身法治工作的?这样的‘法治偶像’我们非常欢迎。” 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到,最高检会同中央媒体评选出了“新时代最美检察官”,组织优秀公诉人竞赛等业务练兵,通报表扬49名优秀检察官、30个优秀办案团队。 “他们中间有跟暴恐势力坚持斗争的少数民族检察官,有从事公益诉讼为‘无声者’讨公道的守护者,还有在丈夫离世后一边撑起家庭一边为涉罪未成年人送去关爱的检察官‘妈妈’。”看了“新时代最美检察官”的事迹后,徐滔代表不禁感慨:“她们的美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美,十几年、几十年埋头在各自的岗位上,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她们的美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美,面对司法办案中时时面临的危险和挑战,从来不问敢不敢,只问该不该;她们的美是‘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美,律人者先律己,治国者先修身,她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精神品德和严格的职业操守,守护着这支队伍的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我们所有生活在法治天空下的人,都应该为她们的美致敬。”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 “案-件比”,一项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创新 “最高检‘案-件比’概念的提出,深得民心。可以预见,这一概念将会对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产生推动作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对“案-件比”给予颇高评价。 陈乃科代表认为,这一司法领域的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体现。 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年刑事检察“案-件比”1∶1.43,“件”同比下降0.44,压减了41.2万个非必要办案环节、统计中的“案件”。流程缩减的背后,是检察理念、作风的转变:延长审查起诉期限、退回补充侦查大幅度下降,自行补充侦查、不捕不诉率大幅度上升,办案质效提升明显。 “张军检察长报告‘案-件比’相关工作时,全场掌声热烈。在代表审议时,这也是一个热议的话题。”陈乃科代表注意到这个细节——代表们对“案-件比”评价很高、反响热烈。 “把案件当作‘皮球’踢来踢去,三五年不结案,侵犯的不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更会降低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陈乃科代表表示,最高检以“案-件比”为抓手,有助于实现检察办案又快又好的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民警郝世玲 严格执行“三个规定”,营造良好司法环境 “检察机关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展示了一种担当和决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推动整个司法风气的好转。”就最高检工作报告中“从严治检”内容,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民警郝世玲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作为一名公安系统的代表,在实际工作中,我能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于司法公正有着非常高的期待。”郝世玲代表说,如果每个人都去托关系、打招呼、问案子,不仅会严重妨碍司法公正,也给基层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负担,直接影响政法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作为来自陕西的全国人大代表,郝世玲对当地检察机关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的工作情况有所了解。“陕西检察机关严格执行‘三个规定’,自我主动加压,不仅规范了办案,也向社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她说。 “全年记录报告过问干预案件等事项件,是前两年总数的5.8倍。”对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这一数字,郝世玲代表表示,成绩的取得十分不易。希望在最高检的领导下,全国检察机关再接再厉,把这项制度执行落实好。(检察日报闫晶晶单鸽史兆琨杨波范跃红谢文英于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