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9118286.html

1.一生的追求与梦想

秋日的午后,暖洋洋的,正是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闲来无事,带着孩子前往圆明园,在福海的蓬岛瑶台对面坐着晒太阳。

正在这时,福海中游过来一只天鹅,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展示优美的舞姿。说起来天鹅也是圆明园的明星了,据说当年一对美丽的黑天鹅偶然飞来了这里,从此以后它们就在这庭院深深的圆明园里安了家,生儿育女,成为众多爱鸟人士的爱宠。

这让我突然想起来十一期间看到的一本书,《天鹅图腾》。

“秋日苇塘,蓝天薄云,风轻水静,空气清冽而湿润,吸一口,满胸润爽。萨日娜很快被这隔绝尘嚣的茂密苇林小河深深吸引住了。清凉的河水在身边流淌,水里是苇林梦景般的倒影。山羊绒似的蓬松芦花,遮盖了大半湛蓝的天空……倏忽间,不远处一对刚刚洗浴过的天鹅,从他们的身边飞过,又从羊绒芦花中飞出,双双轻歌曼舞地飞翔。”

此情此景,简直就是书中情境的再现呀,不由得心都醉了。

《天鹅图腾》是《狼图腾》的作者姜戎沉心静气,历经十六年磨出的一部巨作。与充满了阳刚之气的《狼图腾》相比,《天鹅图腾》更加柔美,更加体现了草原上蒙族女子的善良与深情。姜戎自认为,这两本书一阴一阳,一黑一白,正好体现了太极的融合,了却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与梦想。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无论是读《天鹅图腾》,还是读《狼图腾》,我都能感受到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敬。我曾经想,用什么样的语句能够形容这种情感呢?

直到看到天鹅在福海中畅游,脑子中突然出现了一首诗,觉得与《天鹅图腾》所要表达的主题无比的契合。这就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是的,正是因为对这片土地如此的热爱,对内蒙文化如此的痴迷,才能让汉族的姜戎对草原,对天鹅,对狼,对长生天,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

或许这与姜戎在草原的插队经历有关。在那个年代,无数的青年因为受到运动的影响,来到了内蒙草原;而草原则以博大的胸怀,收留了这帮无依无靠的少年,给他们精神的慰藉,给他们以内心的温暖。

相对于内地习以为常的景象,美丽而又浪漫的草原带给青年们一种独特的感受,一望无际的草原,像明珠一样散落的羊群,热情好客富有包容心的蒙古乡亲,甚至是冬天那痛彻心扉的白毛雪都带来一种别样的豪情与浪漫。

这也难怪草原在知青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毕竟,广大的少年们把青春献给了草原,而草原也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精神家园。

3、古老萨满教文化影响下的天鹅崇拜

之前通过《狼图腾》知道了草原对于狼的崇拜,现如今通过《天鹅图腾》又知道了草原对于天鹅的崇拜。这一些都是源于蒙古族最早信奉的是萨满教,而萨满教的宗旨就是信奉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天神和祖先。就像是《天鹅图腾》中米希格法师说的:“蒙古人崇白,源于对天鹅神,对母乳,对牛羊马奶的崇拜。”

所有崇拜的对象,都是对待生命的一种态度。自古以来,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条件比较恶劣,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导致了无论是人类还是草原的动物,生存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面对着恶劣的生存环境,人们没有放弃希望,他们更加亲近自然,更加融入自然,对于生命有一种看透自然残酷之后的豁达与乐观,这一点在人死后也要“狼葬”,回归长生天的怀抱中体现得极为明显。

人融入自然,自然也会回馈人类,从种种迹象中,腾格里、狼神、天鹅神都给草原的人们以警示,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

巴格纳与狼王为善,狼王叼来“小鱼儿”,给他们指明鱼群的位置,而巴格纳每次捕完鱼后,都要留给狼群一些鱼吃;

额伦草原连日的艳阳高照,但是老人们却不会忘记:“隆冬艳阳是凶兆”,这是腾格里给牧民们的警示;

如果天鹅提前南飞,这是冬天草原有大雪灾的征兆,而这一年,天鹅南飞要早了十多天;

这一年,狼群们肚子瘪瘪的,预示着白毛灾,它们不忘用狼嚎,用嘴咬,警告巴格纳它们一起随着狼群离开;而巴格纳在它们离开之前,用储存的肉让它们饱餐了一顿。

正是这种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再加上巴格纳的巧妙应对,让草原上的人们躲过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只有那不听劝告的索海淖力布十户组的一千三四百只羊形成的“羊尸山”,展示了长生天的残酷。

就像是萨日娜所说的:“腾格里、狼神和天鹅神会保佑咱们的。天鹅是腾格里的使者,她们飞落到咱们家,就是来传递腾格里的天意的。”

4、明显区别于一般汉族文学的靓丽色彩

在读《天鹅图腾》的时候,能够明显感受到内蒙民族的风格。

多年在内蒙生活的经历,让姜戎也成为了一个深谙内蒙民族文学风格的作者,多年的阅历沉淀让他在创作时对内蒙的历史和民间文学能够游刃有余地加以引用,从而为姜戎的小说增添了浓厚的民族气息,使得《天鹅图腾》有着与一般汉族文学明显不同的靓丽色彩。

萨日娜号称是额伦草原最会写歌,最会唱歌,最漂亮的,眼睛最好看的姑娘,自然在书中少不了对内蒙歌曲的描写。尤其是萨日娜将天鹅视为爱人,视为生命,她创作的关于天鹅的歌曲自然是最美妙的。

尤其是这首《天鹅云海飞天之歌》,

“满天白云满天鹅,满湖天鹅满湖白云朵。鹅飞鹅展白云羽,云横云伸鹅颈脖。白云,如须弥冰峰眩目,天鹅,如天山雪仙倾国。爱得,如云蒸雾腾巍峨,”

仿佛在听一首热情奔放的内蒙古长调,赞美天鹅,诉说爱情,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将天籁之音传唱,而这也是内蒙草原文化的流传。

对草原生活的描写,对客栈经营状况的描写,无不展示了清朝时期草原的一种风貌。尤其是草原特有的蘑菇圈,让我们见识到了自然的神奇,见识到了草原对于牧民们的馈赠。而采集蘑菇钉时机的瞬息万变,更是让读者们的心悬在半空。

所有的这些民族风情,让我们仿佛就处于当时的那种环境当中。

心跳随着牧民的命运而起伏,心情随着萨日娜的歌声或悲伤,或欢快。最终,一切的不愉快,一切的伤情,都随着草原的风,消散于无形。

5、“真情”“善良”“美好”,所有能想象到的美好都在这里

姜戎的作品有一种触动人灵魂的力量,充满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生态思考。在《天鹅图腾》中,他更是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对天鹅的热爱融入作品中。

在书中,我们能感受到“真情”的力量。

萨日娜与巴图之间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让人落泪;萨日娜与天鹅那跨越自然的深情,更是让人无比动容。我相信这些并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这在现实中一定有着原型。

我曾经去草原上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在他家中就看到一只狼的标本,神采奕奕,宛如生灵。接触的几个内蒙本地人,谈起自己的民族文化,谈起民族的历史来,那真是滔滔不绝。民族自豪感溢于言表,而萨日娜,应该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

在书中,我们能感受到“善良”的力量。

萨日娜的父亲是蒙古学者,负责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每年都会救助无力难飞的病鹅;萨日娜与巴图一起长大,一起喂养天鹅;巴图冒雪为生病的爱人请医生,不顾自己的性命;为萨日娜免遭毒手,巴格纳想尽办法为她还债。

在《天鹅图腾》中,这些善良的人们品行都如天鹅一般纯洁,高尚,自然长生天也不会亏待他们,让他们得到回报。

在书中,我们能感受到“美丽”的力量。

草原生态之美,让人心醉;草原生物之美,让人神迷;草原人心之美,让人羡慕。所有的这些,都刻画出一种世外桃源的美景,不禁让没有真正经历过草原生活的人们身心向往。

尤其是作者所描绘出最美的两种婚礼,“花浪婚礼”:“众人骑马在花海狂奔疯叫,迎风猛冲花浪。当花瓣雨从天而降之时,整个额仑草原沸腾了。人们疯狂地奔马飞旋,泪珠飞洒,激情飞溅,争食花餐圣宴,在马背上同声高唱天鹅天爱之歌、人间天鹅之歌,沐浴在草原天堂的七彩霓虹花雨之中。”

与“天鹅飞婚礼”:“图雅冲滑到平路,又慢慢溜滑了好长一段,才刹住滑板,乐得直喘。然后慢慢转身,一抬头,看到两人正滑到半山腰,小群天鹅也相伴飞追而下。雪雾迷蒙,霓虹闪亮,人鹅同飞,人鹅难辨,比仙境还仙境,比神话还神话。”

多么美好,多么浪漫,满足了人们对一切美好的追求。相信如果是深陷爱河的情侣们看到这些,对自己将来的神圣婚礼就会有更美好的想象吧。

有“善良”,有“美好”,自然也有“恶”。恶有恶报,那些坏人们最后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当然这些不是重点,也没有特别展开去说。

6、美好的草原童话,一定会有美好的结局。

姜戎的文学作品是独特的,深入灵魂的。

草原,天鹅,腾格里,是纯洁的,美丽的。

美好的草原童话,一定会有美好的结局。

“天神,赠整个天空作舞场,

水神,献另一个天空庆贺。

与君并翅纵情飞天飞歌,

永沐无边无岸天爱天河。”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