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7/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看扁平疣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3030.html
                            

一个声音、一致步调、一张清单、一抓到底!

昨日,宝安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宝安区区长王立德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望了宝安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提出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宝安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宝安当前发展迎来了一系列战略机遇和多重利好。此前召开的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发展美好蓝图,宝安要全面贯彻落实,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把目标任务变成施工图、任务书、项目清单,一个声音、一致步调、一张清单、一抓到底。

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宝安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为总抓手,引领全区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实现由经济大区向经济强区、制造大区向智造强区、出口大区向开放强区、人口大区向人才强区、民生大区向服务强区“五大跨越”,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蓝图绘就,一抓到底!报告列出了未来五年重点任务清单共项任务,将“崭新宝安”的蓝图全面落地落实。

美丽的宝安中心区。童艳龙摄

1

借力前海赋能宝安

前海“扩区”将宝安82.75平方公里纳入实施范围,为宝安深度参与前海开发建设带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扩区”之后,宝安的1/5是前海,前海的2/3是宝安,宝安首次成为国家级战略主战场,前海的政策优势与宝安的资源禀赋有机结合,必将释放“扩区”强大的规模效应、乘数效应。

为此,报告提出,宝安要坚决落实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的新型管理体制。按照省、市“统、分、优、放、协”总体要求,按照权责清单,既全力支持前海管理局履行职能,又以更高标准,切实履行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等应尽职责,做好事务性、基础性工作,甘当“服务员”,让前海轻装前行,专注干大事、要事。要全面融入前海“扩区”战略。加强宝安发展规划和前海总体规划的衔接,推动空间一体规划、民生一体保障、资源一体使用,推动改革创新经验在宝安全域复制推广,融成共同体,打造共荣体,实现“1+12”的效果。

以宝安中心区、机场片区、深中通道门户区、会展新城、海洋新城等为重点,宝安将与前海共商共建,对标国际一流、统筹地上地下、突出水城共融,共同打造具有国际风貌的城市新中心。

宝安还将借势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宝安中心区总部聚集区、“互联网+”未来科技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际会展中心、海洋新城、冰雪文旅城、海上田园,联手前海探索与港澳合作,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临空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文旅经济。

此外,宝安将趁势推进与港澳和国际经贸合作。联动前海开展“20-30”全球招商计划,在会展东片区谋划建设2.88平方公里的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积极参与“前海全球贸易商计划”,借势前海加快“宝商出海”、与港澳企业“拼船出海”,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

2

“万千百十”守牢“基本盘”

一直以来,宝安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区之本,牢牢守住深圳工业“基本盘”。实施“万千百十”计划守牢“基本盘”,在报告中被重点提及。

这个计划中

“万”是指未来五年,宝安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万亿元,年度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国高企业家以上),“四上”企业力争达到1万家,上市企业市值突破2万亿元,等等。

“千”包括推动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2个集群产值向亿级跃升,宽带网络通信、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工业母机3个集群产值向亿级迈进,吸引世界强和中国百强企业、头部企业在宝安设立总部,打造千亿级总部企业3家以上,等等。

“百”是指通过做强工业百强企业,推动工业百强产值达到规上工业总产值50%以上,产值过百亿企业达到15家左右,力争市工业百强企业中,宝安区占到1/3左右。此外,宝安还将加快推进大族激光智能制造、欣旺达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礼鼎集成电路先进封装、立讯高端精密智能模组、三诺智慧声谷项目等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亿级制造业链主企业5个以上。支持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锻造“独门绝技”,打造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家以上。力争上市企业数量超过家,扩大资本市场“宝安板块”的影响力。

“十”则包括支持企事业单位建设国字号、省字号高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力争总数达10个以上。每年推动10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应用。打造集研发、孵化、加速和高端制造为一体的10大创新载体。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每年引进战略科技人才10名左右。力争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0家。

3

市民关心条条落实

在涉及城市、民生建设等其他市民关心的事项上,报告以一条条具体的工作,进行落实。

在城市建设方面,报告提出,按照湾区“CBD”标准,突出山、海、城有机融合,把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有机结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城区,建设大美宝安。其中包括要以世界眼光抓好城市规划,以最高标准抓好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以铁的手腕抓好生态保护。

在文化建设方面,报告提出,要实施文化软实力跃升行动,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包括加强公民文明道德教育,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创建体育消费试点城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等一系列行动。

在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宝安将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探索走出一条特大型城区治理路子。此外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宝安,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城区安全韧性水平。

对于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问题,报告都给出了明确的目标数字。

比如,在教育方面,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新增学前学位2.96万座,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5%;新改扩建学校64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8.7万座;高起点开办5所区属高中,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50%。

在医疗方面,报告提出的措施,包括要加快推进9医院新改扩建,新增病床3张,争取“三甲”医院达5家,打造妇幼保健工作全国标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城区、国际一流海陆空立体化医疗急救网络。

在住房方面,则将健全可持续、可负担的住房供应体系,筹集公共住房8万套以上;就业方面,将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进湾区社保服务通,每年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现役军人随军家属等重点群体,提供优质就业岗位5万个。

报告还提出,要高水平建设宝安数字未来城,打造数字化样板城区,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比如,在宝安近年重点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方面,宝安将落实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平台等等。

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壮大成长的生命之氧。

当前的宝安正处于从“制造”大区到“智造”强区的转型关键期。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宝安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先进制造业上率先突破、先行示范。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为总抓手,引领全区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必须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让土壤更肥沃,让氧气更充足,让每一粒种子在宝安这块宝地上,成长为参天大树,组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好企业“有好空间可落、有好土地可用”

1

大力开展“百平方公里级连片改造行动”

①每年选派百名干部深入一线

②开展国土空间提质增效“百日攻坚”

③加速盘活成片土地,实现土地等项目、空间等企业

2

重点实施四大片区空间拓展计划

①加快推进燕罗整街统筹,新增集中连片的高质量产业用地约5平方公里、现代化产业空间约万平方米

②加快新桥东芯桥智城建设,连片更新改造旧工业区1.52平方公里,释放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

③加快推进石岩科创城建设,力争年铁石水库水源水质保障工程完工,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释放产业发展用地4平方公里以上

③加快福海、福永会展东片区7.6平方公里连片旧工业区整体综合提升

3

国有企业、社区股份公司为拓展优质空间作贡献

①鼓励引导区属国有企业和社区股份公司建设万平方米高标准产业保障房

②出台国资集资产业空间招引优质企业考核、奖补政策措施,实施“双80%准入、无规上清零、单位产值达标”行动

③激励、支持社区股份公司清理整治老旧园区,开辟绿色通道支持各类工业园区业主与区内上市公司等优质企业合作开展“工改工”

4

滚动实施“产业空间保障计划”

通过重点产业项目土地供应、带产业项目城市更新、自有产业空间提容、国有或集体物业长租等方式,解决扎根宝安企业的产业空间需求

打造国际一流的生活生态环境

1

构建穿山达海的城市慢道

①建成公里碧道

②沿海岸线规划建设50公里滨海观光休闲带

2

营造优美舒适环境

①到年,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公园、社区公园35座,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9%

②实施工业园区环境品质提升行动

3

持续提升城中村品质

打造国际一流的要素市场配置环境

1

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

2

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

3

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4

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

打造国际一流的法治环境

1

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2

有效规范涉企监管执法

3

推进企业合规体系建设

4

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

打造国际一流的政府服务环境

1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办事最简、审批最快、监管最实、服务最优的政务服务体系

2

实施政务服务入园行动

3

做强区、街道两级企业服务中心

4

开发启用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

“数”读宝安五年发展

1.

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从年亿元增长到年亿元

●今年上半年GDP首次突破亿元,达到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从家增长到家,数量全市第一

●成为全国唯一区县级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全市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9个集群增加值全市第一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家,居全国区县第二、全省第一

●上市企业总数达64家,数量翻番,市值超万亿元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2家,占全市31%

●专利授权总量由1.4万件增长至5.8万件,全市第一

2.

化解处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5年投入亿元,完成全市最重的治水任务,一举还清40年的污染欠账

●全区66条河流、个小微水体全面消黑除臭,共和村国考断面达到地表四类水,茅洲河水污染整治成为全国样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年投入亿元,圆满完成个城中村综合治理,在市考核验收中获评优秀个、奖补资金28.64亿元,均为全市第一

●累计拆除消化违建多万平方米,连续5年全市第一

●国资集资改革取得突破,成为全市国资国企综改试验城区

●建立智慧管控体系,被中央网信办、民政部等八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3.

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福利

●持续将8成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民生支出连年保持全市第一

●全国首推政务服务“全口径”通办和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不见面审批”项,获评“全国数字政务建设先进单位”

●构建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体系,群众的事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办,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案例”

●新改扩建中小学校38所,新增学位6.41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生占比从45.4%提高到52.2%,公办幼儿园从9家增长至家

●医院全面改扩建,新增病床张,社康中心总量家、全市第一

●新建全民健身路径条,公园绿道、跑步道40.25公里,社会足球场地片、总量全市第一

●十万义警、三调联动、情感家事纠纷智慧联调机制、劳资纠纷源头治理、企业合规建设获全国推广

●帮扶龙川、都安、大化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帮助个贫困村如期摘帽、24.8万人成功脱贫,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在全国作经验交流

●筹集公共住房6.7万套、5年增加4倍,完成量位居各区前列

●建设全市单体规模最大的养老院——春晖苑,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责编/李庭新曾舒琪

编辑/李可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深圳特区报|“崭新宝安”蓝图全面落地落实》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