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敬安(-) 释敬安,字寄禅,别号:八指头陀。湖南湘潭人氏,俗姓黄,名读山,生于清咸丰二年()。自称宋黄山谷后裔。敬安七岁失母,十二岁失父,兄弟寄养于祖父家。曾从师塾学《论语》,不久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后以替人牧牛餬口。敬安勤奋好学,边牧牛边读书,条件虽苦,倒也其乐融融。后曾被收为学校校工,又辗转为富家书僮,期间遭受种种虐待。同治七年(年),便到湘阴法华寺,从东林和尚出家,取法名敬安,字寄禅,时年十六。冬天在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和尚受比丘戒。受戒后,便到衡阳岐山仁瑞寺,从恒志和尚学禅。因曾于阿育王寺烧残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故自号八指头陀。他虽识字不多,然天资聪悟,曾做为苦行僧遍游江南。二十三岁偶吟“洞庭波送一僧来”,传为佳句。其咏梅诗亦可谓臻至清灵妙空境界:“本来无色相,何处著横斜?”“传心一明月,埋骨万梅花”。………… 《八指头陀诗选读》 释敬安作 登岳麓山呈笠云长老 欲觅三乘法,来参一指禅。 人天开觉路,衣钵得真传。 水到源头活,山从雨后妍。 拈花曾示我,微笑证前缘。 偶作 长啸返林壑,息心了无求。 盈虚有真宰,得失忘喜忧。 怀此得真趣,因之绝世游。 烟霞最深处,麋鹿皆吾俦。 途中述怀 一瓶一钵暮山过,戴月孤身入薜萝。 觉路未开归路近,芒鞋空踏白云多。 送海风上人行脚 南询从此始,烟水浩漫漫。 一钵飘然去,千山次第看。 江云春树碧,海月夜钟寒。 处处随缘住,无求梦亦安。 暮春偶感 细雨孤窗冷,闲吟感暮春。 落花飞献佛,野鸟欲亲人。 世外诗情淡,山中道味真。 此心如暮石,何处着些尘? 游金山江天寺 久慕江天寺,今朝锡此临。 山常浮镜面,翠欲滴波心。 龙窟依禅窟,潮音杂梵音。 高僧行道处,不受一尘侵。 出定吟 禅宫寂寂白云封,枯坐蒲团万虑空。 定起不知天已暮,忽惊身在明月中。 山居二首 其一 古洞云深别有天,偶携僧侣此安禅。 数椽茅屋牵萝补,一枕寒松伴鹤眠。习定每从岩腹内,生涯尽在钁头边。 山居寂寞无烦恼,火种刀耕效昔贤。 其二 一住深山便学呆,通身有口也难开。 着衣吃饭成多事,啸月吟风自少才。扫地每嫌黄叶落,闭门常怕白云来。 惟将小境勤磨拭,不肯轻轻受点埃。 答柳溪居士 何必山巅与水涯,安心随处便为家。 有人问我西来意,笑指长天落晚霞。 题天台十甲子老僧坐禅处 万木森寒入翠微,飘然鹤发久忘机。 溪声毕竟无今古,山色何曾有是非?涧草自迷游客屐,岩花时落坐禅衣。 问师何代天台住?手种青松已十围。 答鲁封居士问天台次韵 山家日日饭胡麻,此事寻常不欲夸。 惟有道人风味别,每从峰顶嚼红霞。 住山吟,为与了上人作 结庐人境外,终日掩柴关。 法侣檐前树,禅心雨后山。种松期鹤宿,扫石待云还。 寂寞幽栖子,忘机与物闲. 薄暮偕瘦松龙山散步 兴来驱我去,薄暮入云深。 流水半江月,松风万壑琴。归渔喧渡口,晚磬出疏林。 与子一为乐,弥生清净心。 山中漫兴 酷爱翠微间,风光分外闲。 红泥肥紫芋,白石瘦青山。流水落花去,夕阳飞鸟还。 终年无客到,寂寞掩柴关。 游岳阳楼 危楼百尺临江渚,多少游人去不回。 今日扁舟谁更上?洞庭波送一僧来。 送春 一枕烟霞睡味赊,不知春去野人家。 数声啼鸟幽窗外,惊起山僧扫落花。 山中绝粮 十日山居九绝粮,拾些橼粒点饥肠。 可怜清味无人识,分与牧童樵客尝。 题湖山亭 几树梅花遮矮屋,四围山色入空亭。 深春有客乘舟至,冲破平湖一线青。 安贫吟,代南溪山人作 平生甘淡泊,守拙安林泉。 寒岩灶常冷,穷井雪难填。绳床不盈尺,茅屋才数掾。 衣食虽不足,幸无尘事牵。贫贱可行乐,风月不论钱。 有时游兴至,一身轻如烟。拄杖追白鹤,箬笠补青天。 或坐古松边,自抚伯牙弦;或卧梅花下,高咏秋水篇。 胸中随所适,孤云与之然。 访育王心长老作 行行不觉远,入谷已残曛。 松翠近可掬,泉声咽更闻。水清鱼嚼月,山静鸟眠云。 寂寞双林下,烟霞长属君。 别杨灵荃社友 唱罢骊歌思悄然,山含落日水含烟。 却愁今夜江头月,独照离人上客船。 秋夜怀云崖禅友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 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题天台十甲子老僧坐禅处 万木森寒入翠微,飘然鹤发久忘机。 溪声毕竟无今古,山色何曾有是非?涧草自迷游客屐,岩花时落坐禅衣。 问师何代天台住?手种青松已十围。 登岳麓山呈笠云长老 欲觅三乘法,来参一指禅。 人天开觉路,衣钵得真传。水到源头活,山从雨后妍。 拈花曾示我,微笑证前缘。 题笠公禅房 阶下苔痕绿,庭前草色青。 禅心自清静,世事付苍冥。入定猿知护,谈经鹤解听。 蒲团人坐久,问法欲忘形。 元旦夕普茶示众 新者自新,旧者自旧。 知新不新,知旧不旧。洗尽繁华,野风吹放。 白梅 人间春似海,寂寞爱山家, 孤屿淡相倚,高枝寒更花。本来无色相,何处着横斜? 不识东风意,寻春路转差。 论道七言诗 石烂松枯懒问年,龙眠虎卧各安然, 固知静者心多妙,莫怪山僧语太颠。大地平沈犹是妄,虚空粉碎未为禅, 欲参最上真乘法,百尺竿头进步前。 林间小住已年年,扫石为床枕木圆。 闲剪溪云将衲补,淡收山翠当茶煎。半钩白堕岩前月,一线青来树里天。 无事岩中时宴坐,浑忘十圣与三贤。 身似孤云无定踪,南来三度听霜钟。 人方见雁思乡讯,山亦悲秋见病容。佳句每从愁里得,故人多向客中逢。 自爱未了头陀愿,辜负云峰几万重。 泊空岩上杜公亭 杜老留题处,征帆又此停。 水痕侵岸白,岳色向人青。樯燕飞何处,江猿不可听。 劫来一凭眺,落叶满空亭。 暮秋偕诸子登衡阳紫云峰 紫云最高处,飞锡共登临。 秋老山容瘦,天寒木叶深。西风孤鸿唳,流水道人心。 坐久林塘晚,寥寥钟梵音。 答尹和白 镇日焚香礼翠微,松花落满水田衣。 柴门寂历生幽草,除却孤云客到稀。 将之南海赋别 旧院安禅处,经年锡一临。 欲辞溪涧水,去听海潮音。白发怜师老,青山怅别深。 空门本无我,那有去来心。 玛瑙寺怀古 地僻云深少客来,梵王宫殿尽尘埃。 凄凉一片西湖月,犹照生公旧讲台。 与与了上人话旧 当时楚水岳云间,持钵从游鬓未斑。 一十二年如电拂,白头相对话岐山。 送元松上人还日本 沧海渺无极,乡关何处边。 归帆遥向日,岛树远含烟。洗钵鲸吞水,窥斋鸟入船。 此行应不负,了悟大乘禅。 碧湖亭晚眺 会春园里乱栖鸦,佳宴堂前日影斜。 洗尽繁华一湖水,野风吹放白莲花。 谒黄庭观 偶乘独往意,来谒魏元君。 谷黯松杉合,天清鸾鹤闻。灵芝含秀色,仙石绣苔纹。 坐久诸缘息,晴空生片云。 梦登岳阳楼观湖中大雨作 天地忽异色,元阴合一湖。 迅雷翻地轴,高浪蹴天衢。风雨作远止,鱼龙喘未苏。 但令膏泽遍,何敢怨泥涂。 雷池晚眺 层峦忽已暝,稚子语烟深。 欲问入山路,惟闻流水音。闲云不出岫,倦鸟自投林。 万古雷池月,泠然鉴我心。 赠漱石和尚 漱公法门旧,头白卧青岑。 借问看云意,能无出岫心。烟萝身外满,岁月定中深。 不动广长舌,松杉演妙音。 谒岳武穆祠有感 南渡偏安国已亡,宫祠墓木尚苍苍。 士无奇节名难著,地有忠魂草也香。风雨湖山犹感恨,往来樵牧亦凄凉。 若教二帝生时返,血泪人谁洒夕阳。 佛迹 佛身无去亦无留,那有行踪在石头。 想是山神嫌寂静,妆成圣迹引人游。 色空无碍颂 树枯自回春,心空岂滞境。 灵溪虽湛然,不拒花枝影。 暑月访龙潭寄禅上人 一瓶一钵一诗囊,十里荷花两袖香。 只为多情寻故旧,禅心本不在炎凉。 纪事 懒猫伸脚睡初酣,饥鼠偷油上佛龛。 夜半雨声穿枕过,此身如在绿箩庵。 绿箩庵在南岳。 作者:释敬安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