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很久很久以前,到底有多久,俺也忘了,反正是三国之后的事了,有一个人,一直很崇拜俺关羽的,他要到南方一个叫“江尾”的地方当驿丞,临行前向俺告别,俺没有说话,他也没有说话,默默把俺放进他的行囊。风尘仆仆,沿着官道,从北方一直走到南方,走了多久,俺也忘了,只知道很热,有一天,终于到了江尾,并供奉起来。那天夜里,俺想起了许多故人、故事,江尾是西江的出海口,有很多江河湖泊、还有很多鱼塘,总的来说就是有很多水。俺想起了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大军,遇到俺兄弟就灰飞烟灭了!五万赢了八十万!以少胜多,经典中的经典!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那天晚上,大哥刘皇叔、军师孔明、兄弟翼德、子龙喝了很多酒,那时,在俺身边还有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蜀汉延续,这里还是我的封地。江尾,不知何时已有此名,俺爱看书,像《元大德南海志残卷》、《顺德县志》都有记载,或江尾里,或江尾渡,或江尾屯,或江尾堡。这里是西江的出海口,或因此,才称江尾。这个地方曾经饱受洪灾,西潦浩浩荡荡,所向披靡。但自从俺来了江尾鳌峰山脚的关帝庙定居之后,基本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洪灾大大减少。只是有时候,俺要到其他地方巡察,又给了西江龙王有可乘之机。后来,到了明朝,俺又邀请了晏公侯王来,他是平浪侯,专业是平风静浪。我们共同守护这片土地,并带来了很多仙界的朋友,祥瑞频现。在仓门村的小河,每逢雨天就会听到石龙吸水的声音,这个地方就是后来的“石龙吸水”!在沙浦村的小石桥上,来了五只七彩凤凰,后来那条小桥就改名为“五凤桥”,就是现在顺峰小学附近;沙浦的一口古井,上面落叶不断,但井中不留片叶,从此,此井命名为“无叶井”,也是在顺峰小学里;星槎村尧天坊的一口古井流出香醇美酒,文人起名为“尧天醴泉”;福岸堡奎福古寺前的福海,常常现出海市蜃楼,仙界奇景,美名曰“福海烟波”,现在的观景亭还在半山上;赤脚大仙过来喝茶,一脚踩在石步山、另一脚踩在顺风山上,至今还留下两只神仙脚印;三华鳌峰山帝王古庙附近常出现神奇的绿色烟柱,俺可直上天庭,乡民称为“鳌峰拥翠”;在菱溪村的木勺山,有一巨石水碗,无论阴晴,常年有水;菱溪村的北帝庙,每逢阴雨,村民会听见锣声阵阵,这个庙后来就改名“阴锣古庙”!在沙头村的白莲池,每逢月圆之夜,会会出现神龟,将月亮影子吞没,故水面无月影,村民称为“池塘无月”;在南面村有一千年古石桥,桥上只有三条长石,桥上顿足将有咚咚声,相传声音直达龙宫;在天湖村的渡口,每逢春三二月,会出现渡江天桥,江门大儒陈白沙当年常来与江尾才子梁景行、李雪竹相聚,知此奇景,即写下“渡江烟雨”牌匾;在上村的鹤岭山巅,出现一个巨形碑刻,上书“巽辰聚会”,后来,上村出了一位天下闻名的“武圣”李小龙,俺也是中华武圣,很有缘份,从古至今,就俺两人被称为武圣!这里的方言的很有特色,“俺”和“晏”都代表“我”,可能是因为俺老关从北方带来的口音,也或者是晏兄的影响吧,那些都不重要了,重点是大家均安。一直到清朝年间,江尾就改名叫“均安”了,用这里的方言说是“关晏墟”。记得那段时间,附近住的一位文人叫欧阳溟的,常来这里,念叨着“关晏关晏,均安均安,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还是叫均安好”,后来,他就联合江尾各大乡绅,共同设立“均安墟”,然后江尾又改名均安区、均安公社、均安镇等等。这里还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武圣——李小龙!俺也是中华武圣,俺和这个地方的缘份真奇妙,这就是大千世界神奇的地方!烟因火而生,火因烟而闻,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俺细品一缕烟,静静的看着外面的世界,人来人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