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一小福海校区新教师成长“课”(一) ——课堂教学诊断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我校通过新教师职业规划,拟定新教师培训方案,建立新教师成长系统,在学校骨干教师团队的引领下,帮助新教师提升教学水平。3月底,西山区书林第一小学福海校区各学科组开展“届新教师”常规课听课活动,通过学校骨干教师团队进班听课、评课、指导,改进课堂教学,进一步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 语文教研团队 3月25日,语文组3名教师展现出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学流程一气呵成,各具特色。李艺楠老师语言生动,肢体动作丰富自然,符合低年级教学常态,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和谐有趣;高思颖老师在说明文的课堂上,以问题为导向,信息化技术为辅助,注重课文知识点的前后勾联,通过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进入课文新授。教学思路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师生互动交流频繁,课堂氛围温暖融洽。方余老师的习作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谋篇布局,调动学生学习的创作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与创作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课后,听课教师团队对三位新教师的课堂进行了评课研讨,听课教师们肯定了新教师共性优点,同时也给予了新教师课堂问题诊断与建议:一是要立足教材,挖掘教材、运用教材能力还需提高。建议今后要多了解部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多研究教材、教法,多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灵活的“用教材”。二是教师教学方法和课件设计要符合各个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三是要基于核心素养正确把握学科重难点、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加强以读促讲、加强学生朗读指导。 数学教研团队 数学组于3月23日、24日对何飘老师、陶孟玲老师、谭惠雯老师、薛加凤老师开展数学组常规课听课活动。 从课堂呈现上可以看出四位年轻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课件设计精心,课堂扎实有效,展示了新教师各自的教学基本功与课堂风采。课后,数学组开展评课活动,对老师们的共性问题——课堂氛围的把控、学生表达能力训练提出建议。在授课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设计进行解说后,老师们各抒己见,从教案书写、作业设计、课堂实施教学等方面与年轻教师们进行了分享交流,希望借此“推门听课”之契机,积极探寻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作业设计的有效路径,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专科教研团队 3月23、24日,专科组大教研组长官红琼老师带领教师参加听课活动,并对穆万利、王娟、何永辉3位新教师的课堂开展评课研讨。 穆万利老师讲授的是二年级的《动物聚会》。穆老师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鼓励性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和参与热情。不足之处是学生作品展评时间安排不足,评价方式只有师评,略微单一。建议绘画课也要做适当的示范,以帮助在此时没有学会的学生。讲课语速、语调需再加速和精炼。 王娟老师讲授的是一年级的《动物唱歌的模样》。王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准确,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很积极。学生作品展示与教师总结都非常到位。只是少了一些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机会。 何永辉老师结合体育组课题《小学体育融入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行动研究》研讨,呈现了体育课水平一《背篓抛绣球》,通过体育课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合,让学生在体质得到锻炼的同时,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教师成长是一个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本次常规课听课活动,各学科组认真组织活动,对新教师逐一指导,表扬优点,点明问题,给出建议,为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新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END- 审核 毕玲 图文 学校各学科组 编辑 陶孟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