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6/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导语:或许大家不相信,在后宫之中真正手眼通天的人,并非是皇后与太后,而是将门出身的“端妃”。端妃不仅有心机、有谋略,而且很懂得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她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闭门不出、一心养病,一副不问世事的姿态,实际上,她的卧底和眼线几乎遍布后宫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宫中有什么新动态,她都会掌握第一手资讯。若非如此,她也就不可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了。细细回想,她每一次时机把握地都很到位,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会优柔寡断;该蛰伏时就像“死了一般”一动不动。真应了那句话:“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不愧是将门出身的“巾帼虎女”呀。

1:端妃的耳目众多,深不可测

大家还记得甄嬛与果郡王在桐花台第一次邂逅那一回吧?原本当时没事,可过后却出了大乱子。曹贵人的女儿温宜公主上吐下泻,疑似被人下毒。其他嫔妃都能明确说出自己不在场的证据。唯独甄嬛却支支吾吾、言辞闪烁,无法说出自己当时“去了哪里。”

甄嬛总不能跟皇帝坦白说:“当时我去桐花台赏夜色,不料却遇到了您弟弟,我们二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就忘了时间,所以才回来晚了。您弟弟可以做证。”

嫔妃私下会见外男是大罪,更何况是晚上?即便甄嬛浑身是嘴也说不清的。因此,甄嬛一面否认自己有作案嫌疑,一面又说不出自己的不在场证据。这就相当危险了,最关键的是,此时的华妃死抓住不放,皇帝内心即便想袒护甄嬛也无济于事。

眼看甄嬛岌岌可危、若再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皇帝就只能“公事公办”了:先把甄嬛禁足,然后再把当晚跟随她的宫女关进慎刑司严刑拷打,那样一来,《甄嬛传》就只能全剧终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端妃却被吉祥搀扶着缓缓走进来,声称当时菀贵人与自己在一起。自己出来赏月,恰好碰见了菀贵人,所以就与她多说了几句话。由于当时我嘱咐她不要把我们邂逅的事告诉任何人,免得有人怀疑我巴结新宠,因此菀贵人才守口如瓶,不肯说出真相。

端妃此言立马化解了甄嬛的危机,华妃纵然心存疑虑却也无话可说。在那样的情况下,假如端妃不出面,甄嬛的处境真的就危险了。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情分啊?甄嬛算是欠下了。

而端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她出面帮甄嬛的本来目的就是让甄嬛欠她一个人情,并用这种特殊方式“结交甄嬛。”

那么,问题就来了,端妃是怎么知道甄嬛有危险的呢?并且,是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来构陷甄嬛的?她必须先把这些来龙去脉搞清楚才敢为甄嬛出面佐证啊!不然的话,不但很可能帮不了甄嬛,自己还会引火烧身、得不偿失。

答案只有一个,端妃的“眼线和卧底”早已经把整个事件的过程都如数提供给了端妃,因此,端妃才能在不伤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现身为甄嬛开脱。

那么,端妃的卧底到底是谁呢?为何却没有被皇后与华妃发现?甚至连皇帝都毫无察觉?

2:康禄海与肃喜都是端妃的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甄嬛刚进宫时,那个首领太监就是“康禄海”。在后宫之中,有三个名字带海的太监,分别是皇后身边的“江福海”,华妃身边的“周宁海”,再就是端妃身边的“康禄海”。

由此可见,当时的端妃资历有多高?一般妃子的亲信根本不配用“海”字。端妃的母家与华妃的娘家势力不相上下,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被皇帝深为忌惮,非要给华妃和端妃“绝育不可”。

但表面上,皇帝还要给予无限尊荣,华妃与端妃是后宫之中继皇后之外——位分最高的女人了。这也是为了安抚他们各自的娘家人。

所以说,论出身、论资历,端妃甚至在华妃之上,不但进宫比华妃早,而且,人家的父兄是老一代将领,累计军功无数,同样战功赫赫。

自从端妃吃了被华妃“灌红花汤”得哑巴亏后,就开始“闭门养病”了。因为她看清了一个事实真相:她真正的敌人不是华妃一个,而是皇后、太后与皇帝。华妃只是那把被人利用的刀。

所以,她此生根本无法彻底报仇雪恨,因为仇人的势力太大,可以一手遮天,她注定有冤无处诉。正因为看得太清太透,所以才会心灰意冷。对皇帝、皇后和华妃,她都是一样的恨之入骨又无能为力。

为了保住家族的太平与安稳,她不敢轻举妄动,一旦失手,不但自身难保,还会累及家人。所以,只能卧薪尝胆、静待时机。她知道,凭她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报仇,她需要借助外力,然后借力打力。

实际上,在甄嬛选秀那天,未侍寝就被赐了封号的事,一点也瞒不住端妃,她早已得到消息,于是才会有康禄海过来效忠“碎玉轩”。端妃就是想摸一摸那个菀常在的底细,看此女是怎样的个性人品与来历。自己也好见风使舵,对症下药。

可是,令端妃没想到的是,这位菀常在刚进宫没几天就被华妃的一丈红吓病了,不管是真病还是假病,只要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这就是一颗无力的棋子,没有任何价值。于是乎,康禄海又主动去投靠丽嫔了。丽嫔是华妃的党羽,而此时的华妃又圣眷正浓,在丽嫔那里自然会有更多的资讯。

不料,甄嬛病了几个月后,却又与皇帝相遇了,如枯木逢春一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那个貌似“背叛旧主、趋炎附势”的康禄海,此时却又非得回碎玉轩当差。甄嬛自然是不肯接纳的。

丽嫔见康禄海居然又想故伎重演,不由大怒,当即命他自打嘴巴。曹贵人对丽嫔道:“像这样背叛旧主、趋炎附势的小人,你居然也敢用?”

丽嫔道:“本来我是不敢的,可是,想到他当初侍奉端妃时,还算稳当可靠,这才觉得有几分可信,谁知竟成了这样!”

虽然丽嫔只是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却很大,也就是说,康禄海在侍奉端妃的时候,那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地。端妃说养病需要清静,这才把身边的奴才都打发了出去。一个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丽嫔才觉得康禄海的人品应该不错。只是不愿意吊死在碎玉轩罢了。没想到,这家伙这么善变,跟墙头草一般。

实际上,康禄海哪里是善变?他的忠心从未改变过,他最初是端妃的心腹,最后还是端妃的心腹,他的工资月利也不是靠着表面上那点死工资过日子的,而是由端妃背后再给他发一份高薪。端妃娘家实力雄厚,对康禄海的家人威逼利诱,不愁康禄海不对她尽心竭力。

康禄海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潜伏到皇帝的“宠妃”身边,然后为端妃提供情报,以便让端妃善加利用。

不仅康禄海是端妃的心腹眼线,就连华妃宫中的太监“肃喜”都是端妃的心腹,在原著中,肃喜故意鬼鬼祟祟地到碎玉轩附近转悠,并拿着火镰火石,做出一副要火烧碎玉轩的假象,构陷华妃试图谋害甄嬛,然后直接给华妃“引火烧身”。

事后甄嬛曾当面质疑过端妃:问那肃喜应该是娘娘的人吧?端妃笑而不语,表示默认,端妃之所以敢默认,是因为彼时的肃喜已经被杖毙了,死无对证,成不了甄嬛的把柄。她也就没必要掖着藏着了。

所以说,《甄嬛传》中真正的高手并非甄嬛,而是端妃,如果端妃生下皇子,太后的位置根本没有甄嬛的份儿!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