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治百病 ——记书林一小年 第一场特色校本培训 1月6号下午1:30,书林一小年第一场特色校本培训开始了。十多位老师报名赴福海校区皮制工作坊学习做皮具。 时至期末,主科老师们复习疲惫,工作量大,整天埋头批试卷。越批越发现学生的学习漏洞多,易归咎于自己,易沮丧、发脾气。长此以往,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造成恶性循环。 为了及时帮助老师调适情绪,学校教师成长中心行动起来,充分调动校内资源,聘请有特长的本校老师以同伴互助、报团取暖的形式开展多种特色校本培训。全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参加。 一进工作坊,老师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东看看、西摸摸,对工具之齐全,成品之精美唏嘘不已。看来,对女同胞来说,“包”治百病不是玩笑话。看到“小白们”跃跃欲试,师父杨继芳老师慷慨地表示,大家可以自选皮料、版型。得令的老师们欢实地“扑”向材料,动起手来。不过一会儿工夫,大家又乖乖回到师父身边,请教下一步的做法。真正应了“孙猴子难逃如来的掌心”,呵呵。 工作坊里热闹非凡,有的徒弟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迟迟下不了决心选版;有的徒弟拿不定主意选哪种颜色、纹路的皮料;有的徒弟“抢”到自己最爱的版型,开始裁剪;还有几个有基础的徒弟悟性极高,已然“叮铃哐啷”有模有样地在皮料上打起了孔。 时间过得真快,到大部分徒弟专心缝制的步骤时,不知不觉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兴致正浓,大有做不好,誓不罢休的架势。直到六点多,动作快的几名徒弟完成了两件作品。有几名勤奋的徒弟甚至央求师父借针线,准备带回家继续完成自己的得意之作。 这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们给自己放两个小时的假,专注地完成一件手工制品。静静地和自己对话,让自己重获成就感、幸福感。 因为我们知道,心里满溢幸福感的老师才能带出有幸福感的学生。愿心间的幸福感相互传递,越增越多。祝福更多家庭! 皮具的味道 历久弥新 一卷卷的皮具本没有那么绚丽 但经你双手间的点滴修饰 它便成了独一无二 一针一线一钉一铆 一切返璞归真 追求工艺的品质 真正的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 新的一年 为我们爱的人和自己 体验一把手工皮具的乐趣 END 撰稿:杨晓韫张怡 编辑:李敏 审核:严冰 昆明市西山区书林第一小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