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李存孝打虎河南开封年画

鲁迅先生收藏的河南开封木版年画中有一幅李存孝打虎。其故事来自明代历史小说《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小说讲到,唐僖宗派程敬思给远在代北的沙陀人、晋王李克用传旨,请李克用起兵勤王。李克用率众太保(就是李克用诸子,民间号称“太保”,其中除三太保李存勖是李克用亲子,其他人均是义子)和大兵南下。行到一处地方,大军安营扎寨,李克用率太保、众将和三千精兵到飞虎山围猎。

李克用等人正在信马前行,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突然一只大虎咆哮冲出。李克用慌忙张弓搭箭,一箭射中老虎。老虎负伤逃走,李克用等人随后追赶。前面出现一条山涧,老虎一跃而过。李克用等人被山涧阻挡,只能驻足观看。

山涧对面,有羊群正在吃草,老虎猛冲过去,叼起一只羊。此时,在不远的山石上,有个牧羊童正在呼呼大睡,被老虎惊起,坐起身子。那只老虎也瞅见了牧童。李克用等人见了,高呼牧童快跑。说时迟,那时快,老虎弃了羊,直扑牧童!只见牧童,不慌不忙,侧身一闪,老虎扑空,落在牧童身边。牧童冲上去,揪住老虎,左一拳右一脚,把老虎打得呼呼乱哼,很快就没了动静。那牧童看了看老虎,见虎尾还在摆动,知道老虎还有口气,用手去拽虎尾,准备再打几拳。

李克用这边看得惊心动魄,暗暗赞叹,于是故意让军士们大喊,我家大王纵虎围猎,你为啥要伤老虎?快把老虎还给我家大王。那牧童听了,并不胆怯,反而昂首说道,你家弄虎伤了我的羊,反倒强词夺理,既然你们要虎,我就把虎还给你。说罢,牧童把虎高高举起,猛用力,竟然将老虎扔过了山涧!

李克用很佩服牧童的勇健,命人绕过山涧,把牧童带到马前。李克用问牧童名字,牧童说自己叫安景思,自幼无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替人家牧羊为生。于是,李克用收安景思为义子,赐名李存孝。这李存孝就是李克用的第十三个太保,与其他十二太保合称十三太保。

鲁迅先生收藏的这幅民国时期河南朱仙镇天义画店印制的年画,描绘的就是“飞虎山李存孝打虎”的故事,年画现藏上海鲁迅博物馆。故事出自《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第十回《安景思牧羊打虎》。

李存孝打虎上海鲁迅博物馆藏

画面中,左侧为李克用,是豫剧角色扮相。李克用为花脸,额头和脸颊、鼻子点染红色,在脸谱中这种图样表示忠臣。李克用头戴双插雉鸡翎的头盔,头盔两侧垂下兽尾状长暖耳,这是民间常用来表示北方游牧民族将领特点的饰物,因为李克用是沙陀人,所以如此穿戴。李克用身穿蟒袍,下摆绣海水江崖纹,这是因为在小说里李克用为晋王,民间艺术中常把穿蟒袍作为王侯将相的特征,而海水江崖纹在民间又有“寿山福海”、“江山永固”的吉祥寓意,所以在年画中,李克用穿着绣有这种花纹的蟒袍。

画面右侧,右手按住老虎头部、左手正在挥拳欲打的儿童就是安景思。安景思留总角,在古代,年龄在十几岁的孩子通常留这种发型。安景思上身穿小褂,下身穿裤子,这是古代普通百姓的装束。至于小褂上的花纹,则是艺术加工的结果,实际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上是没有什么花纹的。

李存孝,史有其人,本名安敬思,小说讹为安景思,代州飞狐县(今山西省灵丘县)人,粟特族。李存孝幼年为李克用收养,成年后善于骑射,骁勇绝伦,为唐末李克用麾下的著名猛将。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