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这个问题其实在去年我就见到过。是夏天接到条咨询,没头没尾的就一句话:万现金,东四环内能在哪买到房? 那我就很简单的也回了一句:如果是首房首贷,自住为主,那东南三环或南三环一带选择多些。 对方明显兴奋了,之后又问了很多。告诉我说是和同事女孩儿在热恋,对方是北京土著,家里有房,但却要求他必须在东四环内买房才能谈婚论嫁。所以这小伙子着急了,想赶紧买。 我没再说什么,只是让他先去看看吧。但说实话,我从这对话中能感觉到,就算是买到了房,这婚事也未必能成。 因为以万来说,去掉税费,最多也就买万左右的,还未必好买到。能买到的基本都是很老的了,环境什么的也都不太好,无论当做婚房还是投资房都不太合适。 而且关键的是,既然女方家里有房,北京家庭不至于逼着外地姑爷买房,犯不上。所以这很可能是人家父母不愿意,但没明说,故意设置个难题让他放弃。像这小伙子在买房之前估计会去征求女方父母的意见,大概率是通不过的,随便再加点儿要求这事儿也就拉吹了。 一年多过去了,这小伙子没再理过我。或是没找到合适的房,或是找到了也没得到女方父母的同意。 二、 今天是和合作方的几个年轻人一块儿开会,正事儿说完了就开始八卦,几个外地的小伙子非问北京姑娘的择偶条件,是不是非得要求男方买房? 说实话,近些年以我见到听到的来说,不要求房子应该占多数,当然这前提就是女方家有富余的房,犯不上为难姑爷,招闺女不高兴犯不上。当然让外地姑爷买房的也不少,但都是女方家庭也出首付。而且一般还并不较真什么非得一边一半,谁家有能力就多出点儿,反正都是为了孩子们生活的更好。 比如去年我同学嫁闺女,什么房啊车的全都没要,彩礼就是象征性的随便给,给多少都是小两口的。这姑爷说他同事也是娶的北京姑娘,女孩儿家在郊区,于是两家共同出钱在市区买的,也没什么太大压力。 但这种事儿只是说着容易,而其实北京姑娘也并不是随便嫁的。那真得是觉得小伙子人好才行,否则图什么啊?像我同学这女婿,外貌性格全都好,名校博士教师工作,这才能让姑娘看得上。 别以为北京大妞儿都大大咧咧傻乎乎的,都见过世面,知道自己的条件找什么样儿的合适。之所以不强调房子,那是因为见到了小伙子有用房子换不到的更好条件。 三、 有些地方的人总觉得娶北京姑娘就属于入赘当上门女婿,是很没面子的事儿。前几年有个朋友就跟我说,他在小饭馆见到个人打电话,说话的语气跟“刘能”似的,结结巴巴的数落“你以为到北京当女婿光不要脸就行了?那最起码也得长的有点儿人样儿能干活吧。真要有这好事儿我能告诉你吗,我自己早就去了”。大概就这意思吧,朋友说这哥们把全饭馆的人都逗笑了,不仅搞笑,说的也挺对。 我这同学的女婿也说过,他们村子就人问他,说能不能给介绍个北京姑娘,这人愿意倒插门。弄得同学女婿很生气,就好像说自己挺没本事似的。我同学就劝女婿甭搭理这种人,但凡有这想法的,那肯定都是游手好闲的,梦想找个能吃软饭的地方。 但实际上哪儿有这好事儿啊,门当户对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选择,未必指的财产,而是全方位的比较。 就像古代皇帝嫁女儿都愿意找状元,甚至在宋朝都出现皇亲国戚从新科进士里抢女婿的情况,毕竟有钱人不难找,有学问的才前途无量呢。到了现代更是这样儿,房子其实不算什么,拿钱就能买。但是赚钱的本事和稳定工作却不是谁都有的,那才是稀缺资源。 四、 都说北京人不愿意让女儿找外地人,其实这都是嘴里说说而已,是在同等条件下当然找本地的了,都省事儿。但北京本地哪儿有那么多好小伙子啊,总不能让女儿为了户口就出嫁吧,犯不上啊。 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只要是能坚持下来的小伙子,大部分都是精英,否则都承担不了这么大的压力。有房子更好,没房子也无所谓,确实是只要人好就行,绝不能是想占便宜吃软饭的。 北京也有吃亏上当的姑娘。前两年在丰科园的一个小区就听到件事儿,说是姑娘也不知怎么的就让个外地男人给迷上了,说什么都要嫁。家里开始不同意,说这人除了会说话,没看出其他任何长处。但架不住女儿寻死觅活的,也就勉强同意了。 结果怪事儿出现了,这男的也不知怎么忽悠的这一家子,竟然把房子给抵押了,把钱给这男的去做生意。结果男的拿了钱竟然失踪了,人间蒸发,连自己的孩子都不顾了。女方家里一调查才发现,原来甭管是身份证还是结婚证都是假的,合着这男的从开始就是行骗。 后来是这女方家至少有一套房被拍卖了,好像是留了套小的凑合住。幸亏是拆迁户,当时有一套房没办下房本,否则弄不好两套房都没了。 这就属于是女方糊涂的,小概率事件,大多数北京姑娘不至于让人骗的这么惨。当然这也看家庭,教育到位的才能避免这些乱事儿。 五、 今天之所以想到问题,其实是听朋友说的北京人的事儿。他们拍视频,到老胡同平房区找了几个老北京大妈聊天,其中就有儿子挺大岁数还没娶媳妇的。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里没房。本来以为能拆迁,结果现在都改腾退了,就算是轮到也是五环外的共产房了。 但这大妈还挺较劲,说什么都必须让儿子找本地姑娘。但她自己也说了,太难了,北京姑娘都挺现实,凭什么嫁给个没房子的啊,就凭有个户口吗?眼看着儿子30多了没房没钱的再没个好工作,想找北京的就更难了。 六、 这社会是冷酷的,大城市更是不讲什么人情。有房没房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没有生存下来的本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八旗子弟,满清多年里北京都是他们的天下。从顺治年间起,九门以里内城的房子都是旗人的,人口在光绪年间达到最高峰期,70多万。 但到了解放前夕,全北京的满族人就剩下了3万多,其他的小部分有钱的去了天津上海,大部分都跑到东北找饭辙去了。留下的是3万多人里,其中赤贫的就占90%,当警察和拉车的是旗人的主要职业。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是满人,因为正宗满人没有姓,只有“氏”,所以才只称呼“祥子”。还有《我这一辈子》,写的就是底层满人的一生。看他叫什么?“福海”,同样是没有姓的正宗满人。小时候想当差,结果大清国完了,只好当了裱糊匠,最后实在没辙当了巡警,到老了都没饱饭吃。 直到今天,北京的满族人才不过30多万,占比不到1.5%。所以,北京城自古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北京姑娘嫁给没房的无所谓,但也都是门当户对,男方得有比房子更有价值的生存本事。 仅供参考。 我是北京章哥,如果你有问题私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