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遇林亭窑位于九曲溪为中心的武夷山风景区西北侧,分布面积将近6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宋代古窑址之一,属建窑系中的重要遗址。该窑兴于北宋晚期,于南宋晚期逐渐衰亡,主要生产黑釉瓷,兼烧青瓷。

遇林亭窑处于依山傍水之地,便于就地取材和产品输出。该地区植被茂盛,燃料、矿产资源丰富,北宋时期该地又为崇安官道所贯通,交通便捷,为窑场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北宋时期,朝廷实行恤商政策,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的同时,也推动了茶业、陶瓷业和纺织业等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加之宋代斗茶之风的大肆盛行,遇林亭窑生产的主要瓷器黑釉盏正好符合当时的市场趋势,遇林亭窑得到迅速发展。

遇林亭窑的龙窑窑壁采用里钵垒砌,利于快速升降温,匣钵装烧法亦扩大了该窑的装窑容量,使遇林亭窑达到了节能、快速、产量大且精等发展的硬性条件要求。又受市场趋势的影响,窑工在产品装饰上进行创新,采用了描金银彩的装饰工艺,这种金银彩黑釉瓷器是遇林亭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使遇林亭窑黑釉瓷盛极一时。

宋遇林亭窑描金团花碗

遇林亭窑产品有青瓷、青白瓷和黑瓷三大类。青瓷器形以碗、碟类居多,青白瓷器形有碗、碟、盘、罐、壶、瓶等,黑瓷器形以碗为主,器口大底小,造型古朴,胎体厚重,釉汁肥润,是历代最上乘的茶具之一,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功能令人叹为观止,上至皇室、下至布衣,对遇林亭瓷器都钟爱有加,文人墨客更是赞颂有加。

宋遇林亭窑描金碗

遇林亭窑出品的黑瓷釉色品类丰富,绚丽多彩,变幻莫测,代表性釉色有乌金、兔毫、油滴、鹧鸪斑和曜变等,此外尚有金、银彩绘黑釉盏,其山水花鸟图案和吉祥铬文,更独具特色。

宋金彩文字“寿山福海”天目

然而南宋中晚期后,遇林亭窑的地位便逐渐下降。南宋晚期为茶文化的一个转折点,由冲饮法向冲泡法过渡,出现了散茶条,直接用沸水冲泡。茶风的转变使茶具市场和审美观念也随之转变,从尚黑釉盏转变为青瓷、青白瓷,遇林亭窑的黑釉瓷失去了主流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以致渐渐衰落。

宋遇林亭窑描银金莲花纹天目盏

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建宁府所辖各县发生大饥荒,崇安各地发生水灾。遇林亭窑恰位于崇安县西部,长期受水灾饥荒的影响情况更为严重,使遇林亭窑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大量缺失,以致市场不断萎缩,这是遇林亭窑衰落的重要因素,加快了遇林亭窑衰落。

宋遇林亭窑金彩孔雀纹碗

朝廷为扩大税源把海外贸易定为国策,对瓷器出口享有较大的优惠政策,且福建地区设立了通商口岸。山区窑口逐渐荒废,窑口多增设于沿海地带,便于运输。后日本传教士来福建学习制瓷技术,使技术外传,遇林亭窑的产品又主要为商品瓷和外销瓷,日本制瓷业的发展使遇林亭窑瓷器失去了其主要市场,最终走向衰亡。

赞赏

长按







































郑华国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