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专家咨询在线网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23/4613567.html

  聚焦骨干企业倍增行动

  □本报记者董卿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姜乾

  “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2千克磁性材料,目前单是福海厂区一年的产能就有吨,能够满足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宋侃向记者介绍。生产车间里,只见整齐的磁体正在进行最后的质量检验,即将装车运往理想新能源汽车厂。

  作为世界上磁性最强的永磁材料,钕铁硼具有高剩磁、高磁能积、高矫顽力的特点。位于烟台黄渤海新区的正海磁材正是一家致力于钕铁硼高端稀土永磁材料及元器件研发和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综合实力位列全球业界第一梯队。作为全市龙头骨干型倍增培育企业及深交所上市企业,正海磁材的发展状况一直备受   宋侃告诉记者,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节能电梯、智能电子等。“新能源产业、智能化产业、节能产业是我们公司产品的三大核心应用领域。”宋侃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永磁材料销往全球各地,稳定供应奔驰、广汽、上汽、大众、福特、现代、格力、美的等众多高端技术领域的头部公司。“世界前十大汽车品牌中,正海磁材已实现9家定点供应。市面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每3辆中就有1辆使用的是正海磁材供应的永磁材料。正海磁材每1万吨产品投入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万吨,相当于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对风力发电、节能家电、工业自动化、新能源等领域都有着关键性,乃至决定性的作用。深知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买不来的正海磁材,自年成立之初就决定抢占“永磁材料”这一新材料的研发制高点。

  “当时我国的磁材行业还处于制造中低性能产品的阶段。”宋侃告诉记者,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大国,但由于缺乏高端技术,高端磁材只能依靠进口。锚定这一发展机遇的正海磁材决定自主研发,突破困局,填补国内高端磁性材料技术空白。

  自成立起至今22年,正海磁材在技术上实现了三大飞跃:无氧技术、细晶技术、扩散技术。其中,扩散技术通过重稀土在晶间相的扩散,达到使用少量重稀土实现高矫顽力和高工作温度的目标,使正海磁材在行业中最早实现了产业化,减少了对珍缺稀土元素的依赖。“原来的产品需要2%-3%的重稀土元素,通过扩散技术可以减用60%-80%,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强大的自主技术,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续航。”宋侃说。

  如今,正海磁材共拥有全球专利件,其中扩散专利48件,其中,自主研发的“48H超薄静音节能环保电梯专用钕铁硼磁性材料”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从勇闯无人区到如今的成果丰硕,宋侃表示,其中的关键也离不开人才与资金的投入。据了解,目前公司拥有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2个,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人,硕士及以上人员人,公司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万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4%。同时,公司先后成立“山东省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钕铁硼磁性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建立健全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作为全市家倍增企业之一,宋侃表示,“企业想要实现倍增,不仅要实现发展规模倍增,还要实现发展质量的倍增。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实现倍增的底气。”眼下,正海磁材每年产能复合增速达到44%,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30%,国内已建立生产基地6处,年产能可达10吨。不仅承担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项目、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等省级以上项目5项,更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山东省民营企业品牌价值强、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省级绿色工厂等多项荣誉。来源:大众日报

来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