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镇 张志贤,年1月出生于昌平县柏峪口村南宫(现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新建村),自幼从祖父学文化、学医。自年冬起,利用行医身份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由党组织安排转移到冀察根据地工作。年2月18日,在密云县麻甸梁村附近,惨遭地富反动分子杀害,年仅32岁。张志贤家居住的柏峪口村,位于北京西北部五峰山下,与清朝庆王陵毗邻。张志贤的祖父张福海熟读“四书五经”,同时钻研中医,医术颇高。他教过私塾,以后专门行医,遇到穷苦人看病,经常分文不收。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在西山一代闻名遐迩,祖父的品德对张志贤影响很大。 张志贤小学毕业后,跟祖父刻苦学习中医,研读中医典籍。祖父看病时,她在一旁边记边看,细心听祖父讲解。祖父见她好学上进,便经常向她传授辨证施治的中医理论和医疗实践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张志贤终于能够独立开处方看病。18岁时,张志贤正式与祖父、二哥一起经营“南宫药铺”,成为他们的好助手。尽管祖父和二哥的医术高超,但祖父年迈体弱,二哥幼时摔伤腿落下残疾,行动不便,到外村出诊的事自然落到志贤的身上。她热心为乡亲们服务,早出晚归,走村串户,有求必应,从不计较报酬。她擅长治疗妇科、毒疮,加上服务态度好,在附近一带很受乡亲们的欢迎,也是家乡唯一的女中医。 年“七七事变”震撼了全国,北平陷落,更激发了张志贤的爱国热情。“决不当亡国奴,要投入全国抗战的洪流!”张志贤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发出了愤怒的吼声。当时,共产党人高鹏等人住在张志贤家,全家给了他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志贤的母亲每天烧水做饭,和抗日武装队伍亲如一家。年夏,张志贤和堂妹张志安、张志光、张志昆想通过高鹏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后来张家兄妹陆续离家,终于到达抗日根据地参加了革命。党组织决定,张志贤、张志安暂时留下来搞地下工作。 经过艰苦努力,张志贤在地下交通站为解放区输送了大批力量,仅年冬天就护送转移多人,为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平西城工部建立了地下交通站,成立了党支部,马福生任支部书记,领导地下交通站的工作。年,张志贤经马福生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志贤在地下交通站除了辅助输送人员以外,还利用一切机会和可能的条件做了大量其他工作。她与大哥张志衡一起为根据地购买运送大量食盐、布匹、纸张等军需物资和生活用品,还利用走村串户出诊的机会,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张志贤还利用医生身份搜集敌人情报,配合八路军攻打敌人据点、抄敌伪税务所等战斗。有一次,张志贤利用给白羊城敌伪军看病的机会,暗里观察地形和兵力部署,及时报告八路军,为我军顺利攻占白羊城敌据点立了功。 交通站暴露后,党组织为了张志贤的安全和保存革命实力,决定将其转移到昌宛县政府机关工作。年9月30日,昌(平)宛(平)怀(来)县委书记林克清派警卫员小郭秘密将张志贤接走。张志贤先到昌宛怀县政府,后来又转到冀察抗日联合会担任管理员。当时,她已近30岁,为革命忘我的工作,从不考虑个人问题。后来,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她与一起工作的抗联会组织干事李大有结了婚。抗战胜利后,组织上曾派张志贤去察哈尔省中学学习深造,毕业后于年冬分配到密云县任县委秘书。 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使北平周围的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尽快解放北平创造条件,地方党组织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北平外围掀起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张志贤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走村串户,使党的指示家喻户晓,并积极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平分土地的斗争。年初,张志贤带领土改工作队负责密云县的黄土梁、四合堂、冷风甸一带的土改工作,与地主阶级的反动武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年2月18日,以孙四瑞、赵永亭为首的暴徒在黄土梁包围了贫农团,驱赶当地群众,同时派人到西石片抓捕工作组组长张志贤。身怀有孕的张志贤只能孤身反抗,寡不敌众,被暴徒抓住押到黄土梁。孙四瑞为发泄其仇恨,把张志贤吊在牲口棚里,与孙四宽、孙浩彬等暴徒轮番毒打。张志贤虽然被打得遍体鳞伤,却始终昂首挺胸,毫不屈服。这伙暴徒不敢久留,便押着她和裹胁的群众经冷风甸、东梁与崔桂秋一伙会合后向溪翁庄逃窜。走到麻甸梁时,由于害怕我革命武装的伏击与堵截,这伙暴徒向张志贤下了毒手。他们极其残暴凶狠地用铁镐和石头将张志贤的头骨砸碎,怀着三个月胎儿的张志贤壮烈牺牲。张志贤惨遭敌人杀害后,当地人民无比愤慨。不久,我地方武装部队拔掉了敌人的据点,人民政府严惩了凶恶的敌人。年3月10日,在密云县和昌顺县政府的安排下,张志贤的遗骸由柏峪口村党支部委员张志田及张志贤的母亲运回故乡安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