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从新疆回来了。 这两天看到新疆那边传出旅游旺季提前到来,各景点都开始限流的消息,真为自己及时出发感到庆幸。 我们这次走的仅是北疆,乌进库出,行程在原计划基础上略有调整,有遗憾,却不虚度。 人常说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 其实,北疆能游出人文味来,看到了历史的厚重,那才算真的到过了新疆。 一,乌市印象 5月28日,我们和老曾两家四口从惠州经成都转机,到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时已经是晚上12点半,好在因新疆时差关系,还不算太晚。 走出机场时,居然下起了雨,这倒是给我们一个惊喜。 雨量不大,浅浅的雨滴在深夜中给旅人的感受往往是忧郁、孤独、思乡---- 但是,在新疆不一样。 酒店派来接机的师傅也说,这雨对新疆为说并不常见,很难得。 新疆至少牛羊肉是便宜的 按计划,我们29日在乌逛一天,看看新疆博物馆、地质矿产博物馆或自然博物馆,逛大巴扎、看市容。 但没想到早晨醒来一查,才发现这是周一,果然按惯例几个博物馆都休息,不开门。 真的想不通中国博物馆这个惯例到底当初是如何形成的。 游客是博物馆观众的主流,而在外旅游的人又不是学生,哪里记得当天是周几啊。 就不能科学排班保证正常开馆吗?还要象工厂的机器一样要定期检修保养?(后来才知道据说是工作人员思想上要检修保养) 乌市当地人买早餐回家 没法子,只好找乌一天游的去处,终于看到水磨沟风景区还值得看看。 想到刚才找早餐时看到酒店门口就有公交车站,就动员大家坐公交车去,顺便看一下市容。 乌市公交车挺好玩,不论远近全部1元钱。 所以,我们干脆只管坐到最后一站,再想法打的去水磨沟。 市场门口,跟东部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下车时,我发现终点站叫毛纺厂。 边走边等出租车,越看越感觉这街面格局竟真的跟以前常见的国营大厂一模一样。 历史似乎就在眼前。 在手机上一搜,我才发现这毛纺厂居然是乌市或新疆当年第一大厂,有上万人呢。 而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卖厂潮中几经挣扎,还挺了过来,变成职工持股改制上市,至今仍然生产。 这就有点意思了。 可惜,退休了,没机会探究它了。 这么多店挤在一起,选择困难 到水磨沟下车时,发现旁边的街叫七纺街,挺热闹的。就顺便过去看一眼,结果一下子走进了本地大观园。 这里有一个农贸市场,周围到处都是吃的、卖的。 完全是最原始的民族风情。 最有意思的是,这里恐怕有二十多个烤包子的店,一个路边的烤包子摊居然还排起了长长的队,气得其它店眼都绿了。它到底有多好吃呢? 最令人吃惊的是新疆物价真便宜啊,牛羊肉才70元一公斤,而且质量一看就非常好,大家都说回程时要买些回去。 给我印象更深的是这里几条小街都非常干净、整洁,完全没有人们常见的市场周围的感觉。 而市场里,当然没有我们那边丰富,农副产品太少了。 排队的烤包子摊 到水磨沟,虽然风光不错,但给我的印象倒并不好。 主要是门口的公共厕所指向不明,按指示牌找了半天都找不到,要进景区里才好不容易找到。急死个人! 景区里倒是有一个广场,庞大的人群在跳正儿八经的新疆舞,味道非常纯正那种。旁观都舍不得走! 如果我们内地的广场舞也能这样跳出美来,哪里还会有人讨厌呢。 水磨沟门口,不一般啊 下午到红山公园和大巴扎,也就是观光观光啦。 大巴扎名声在外,我却认为全变味了,集市不象集市,景区不象景区。 东西虽然丰富,但恐怕真买的人不多。反正我不会在这花一分钱。 大巴扎里的货架,吓死人 包车的小王司机来跟我们接上头后,带我们到旅馆附近的一个文创园逛了一下,最有特色的是一个飞机做成的餐厅,另外摆了好多房车,让我们开了个眼界。 是真的飞机呢 二,路遇野马群 5月30日8点,包车小王司机来接,开始北疆游。 按计划当天是乌鲁木齐至富蕴,全程公里,沿途游准东的火烧山、四蹄保护区。 新疆的大漠公路 准葛尔盆地是我国的第二大盆地,从乌鲁木齐去富蕴途中就上面这两个地方值得看看。 火烧山位于吉木萨尔县境内,国道路旁,面积有10平方公里,西面是准东油田火烧山作业区,东面是五彩湾煤矿。 据资料,火烧山与吐鲁番的火焰山不同,火焰山因温度高而闻名天下,而火烧山是因为其山体颜色而闻名,五彩城也就是因为山体的颜色而有名的。火烧山的岩石原始并非红色,它是由于下覆煤层自燃而被烘烤成红色的,因此又叫烧变岩。原岩大部分为泥岩,烘烤后几乎与砖石相同,只是质地更为致密坚硬。 置身于此,可以想象几十万年前一片火海的壮观场景。 但是,由于我上车后就睡觉,直到醒来一查手机地图(我的是交费地图软件,非常准确且直观),正好过了十多公里。 当然不可能再回头。叹息之余,只好感叹还是有一个懂行的包车司机才是真省事。 算了,留点遗憾,以后再找机会吧。 这样的标志只有大漠地区才有 我提醒小王司机,一会要注意路边的野马保护区,不要又过了。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鹅喉羚等多种珍贵、濒危有蹄类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其中普氏野马原产我国,后来灭绝了,是从欧洲重新引起来野放成功的。 在大漠上开车真无聊,经常都是前后空无人车。但你还不能超速。 一直前行,我再看地图时,发现正好又过了四蹄保护区了。小王说,就这样沿路看吧,有机会就看得到,否则,专门去也看不见的。 想想也有道理,缘份才是最值得的惊喜。 于是我们几个都睁大眼睛看两边,几十公里,一直没有、失望,然后还是没有、失望--- 倒是路边突然出现一排特别的标志,上面高高的有垂直红色箭头,从来没见过。 我拍发朋友圈提问,果然还是有人懂:那是专门提醒雪天路基范围的,荒漠地区特有路标。 远方快速闪过的马群 正讨论间,小王突然叫我们看左边:一群十多匹看着似野马的身影,正轻快的走过远方山岗。 我急叫停车,并催老曾拿相机巨炮看看是不是野马。 不过,等我们下得车来,那群马影已经消失在远方谷口了。只拍到一点点背景。 不过,从尾巴和行进速度来看,应该是野马。 远方安静吃草的马群 再前行约十公里,远远的右边山顶空地上又是一群,正静静的在地上吃草。这回我们从容下车拍照了。 透过镜头放大细数,至少有9-10匹。 看看有多远?就在这 然后继续走十几公里,这回我们更惊喜了:就在路边几百米远的下面一块坡地上,居然又有一群,大约12匹。 这回真的是看清是野马,而不是野驴了。 它们就这样在荒漠上找草吃,丝毫没有受我们的影响。 当然我们也没敢靠近,拍照几张后,就离开了。 近处河谷里的野马群 但是,越是这样我们越是不相信这缘份了。 在车上大伙一直在讨论,会不会是有人放牧的? 小王司机肯定地说,是野马,这地方根本没有草原,放牧的不会到这地方。而且,如果是人放牧的,肯定不会只有马,必定还有羊和牛等一大片。 10匹还是12匹? 三,可可托海住蒙古包 我们原计划是到富蕴住的,但查了一下,到可可托海其实也不晚,于是立即在可可托海寻找了两间蒙古包,一间才60元。 到达时已经是晚上19时,发现蒙古包居然就在景区里面,条件还不错,有卫生间,跟普通民宿没啥区别,只是外形是个蒙古包罢了。 叫老板给我们煮东西吃时只有羊肉,要元一公斤(包煮好,送一份面条),秤了一块克。 好不容易吃到时,感觉少了点,但也不好说啥了。 太可爱了,邻居家的两只小羊羔到蒙古包前吃草 5月31日凌晨三四点,竟然又下雨了,听着雨量还不小。但雨打在布做的蒙古包上,声音跟雨落瓦面就是不一样。 “这布虽然厚,但大雨怎么能隔得住?”带着这疑问,我半夜醒来睡不着的习惯,居然消失了,不知不觉间又睡了过去。 到早上6点半醒来,神清气爽。 可可托海河谷风光 天其实已经大亮,走出蒙古包,细看山谷,河道的水也没上涨,更没混浊。 但可能真的还早,空寂无声。连鸟叫都不多,只有偶尔传来几声马喷鼻声。 其它几位也跟着早醒起来了,连蒙古包门都没锁,我们就沿着河谷往上,探幽而去。 老曾住的蒙古包居然有风光毡子,会不会一晚都唱着那首《梦驼铃》 或许是冰川河不容易形成洪水的特性,这里的空阔河道都分成几条河汊,各围成一片滩地,上面长满粗大的树木和杂草。 人们搭建木桥或堆放石块,沟通滩地之间,使河道变成了湿地景观,游客最喜欢来这样的地方玩了。 野营好去处 靠路边的一小片河滩中,树下甚至还放着一个弃用的旧床架,旁边还有木桌椅等生活用具,显然这是野营留下的痕迹。 人们玩得真够疯的。 换个角度看野营地 可可托海风景区与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连在一起,其实就是以前的一个大矿区改造而成。 矿区和小镇在外面,里面才是景区,包括额尔齐斯大峡谷。 木墩上放块石头是啥意思? 沿着我们住的地方往大峡谷里走,是景区里的最后一个村小组,叫塔拉特村一组。 就十几栋木屋,分得比较散,安静无人,不知道是民宿还是原住村民。 村中靠河边处,有一个露营地。从这可到河对岸,转回来就近矿区了。 我本来是计划沿河打一个圈转回来的,约4公里路,但老曾在后面拍照迟迟没跟上,我也只好放弃计划倒回去了。 可可托海的早晨 叫小王来接上我们到小镇里吃了早餐,就买票进地质公园,也就是三号矿坑主景区。 这是地质公园的主体,大多数游客都是到这拍个照、然后进矿洞里转一圈就走的。 大打矿山之仗 可可托海蒙语意为“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意是“绿色丛林”。其实以前就是一个稀有金属矿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可是隐藏着一个与和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的神秘大坑。也就是一个露天矿,一直默默无名,直到那首歌将它唱红。 山脚就是三号矿坑,深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现在最底下是积水,据说有几十米深。 山腰则是回环型矿洞,我们先坐景交车上矿洞,戴好安全帽后进洞看新鲜。 对游人开放的矿坑洞 这里盛产世界上已知的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稀有金属矿,景区入口组了一个火炬型的雕塑,在洞中也看到很多各色各样的矿脉及采出的样品,但有些我还不知道如何读音,所以不说也罢。 矿洞里拍到的岩壁 但单是这个三号坑,就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更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当年,这里云集了中国和前苏联的高级科学家,中苏交恶后,苏联专家撤走,点名要用这个矿坑的矿产还债。 据介绍,现在这里其实仍有大量未被挖掘的资源呢。 功勋三号坑 看完已经是中午,我们立即赶往乌古伦湖。 之所以非要去乌古伦湖,除了它是去额纳斯的必经之路外,还因为它另有一个名字叫福海。 很多人都说这里的石头漂亮,到湖边找一块福海石拿回去纪念,有好意头。 所以,我专门在地图上找到了一个既不进景区(不用买门票)、又顺路的湖畔景点,即以前的捕鱼场。 福海不是到处都有石头的。 可惜,到了渔场,发现海边却是一片沙滩,根本没有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