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古丽娜 ◎通讯员:宝尔江·叶尔肯别克张欢欢 ◎地委组织部供图 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需要的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地区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切入点,制定出台《社区聘用工作人员职业化管理暂行办法》,坚持“科学分配、严格管理、关心激励”建立健全“全链条”工作体系,着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职业化社区工作人员队伍。 新薪酬制度用待遇凝聚人 以职业化方式激发内在动力,使社区工作者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把职业当事业,全身心投入工作。地区创新薪酬制度,用待遇凝聚人,实行社区聘用工作人员“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建立“岗位工资+级别工资+绩效工资”薪酬体系,将社区干部薪酬待遇与其聘用岗位、工作年限、工作实绩相挂钩。 在选拔社区工作者时,注重选拔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社区工作者进入公务员和事业编制队伍,通过设立社工岗位,安排社区聘用人员参加培训,不断拓展其成长空间。建立关爱机制,构建在党领导下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做到思想上关心、待遇上关爱、生活上关怀,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营造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社区干部队伍谋事创业内生动力,从而为社区治理能力提供更强的队伍支撑。 福海县福海镇组织干事唐小菲告诉记者,除安排日常培训外,街道社区鼓励机关、站所及社区干部积极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等级,对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的每月给予元~元的社工补贴,并承担交通、住宿费用,进一步激发社工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 畅通晋升渠道用事业鼓舞人 建成高标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是提升整体素质、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的关键。 目前,地区通过面向社会招聘一批、现有干部选用一批,按照每户配备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要求,由县(市)委组织部联合人社部门,根据岗位需求和工作特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取得社工证的人员优先考虑,对现有聘用人员进行考试、考察,将政治素质高和道德品行好,具有岗位需求工作能力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人员纳入薪酬管理体系,按照岗前培训不少于7天、集中培训和集中时间不少于3天的要求,坚持“人岗相适”的原则,围绕“三岗十八级”社区工作者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学历层次、兴趣爱好等信息,选拔学历高、富有干事创业热情的优秀人才充实社区治理队伍。 “新制度的实施,激发了我们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展现新时代的新作为。”哈巴河县建业东路社区干部秦彩芸高兴地说。 据地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张征介绍,组织部门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社工队伍培养体系,通过拓宽多种渠道,补齐社工力量短板,坚持在培养、激励中放手使用,尤其要及时提拔重用能担当作为的优秀年轻社工,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工有舞台、有机会施展才能。 综合考核评价用责任激励人 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关键在有一支能适应新时期基层治理要求、有为民服务意识的基层队伍,在服务居民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人民城市的人民性落到民心深处。 为确保社区职业化管理对象来源精准,地区通过选聘、招聘、转聘3种进入渠道,按照新聘人员“逢进必考”原则,由县(市)委组织部牵头,采取“笔试+面试”方式,按照考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等步骤,截至目前,将名社区工作者纳入职业化管理体系。 构建“工作链”是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第一前提。地区从廓清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基本内涵,到招聘培训、薪酬待遇再到明确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办法、职业薪酬体系兑现,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工作链”,环环相扣,一环一环落实,明晰社区工作者队伍发展规划,使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更加有序有效。 “以前总担心自己的工作不稳定,直到新政策的落实,让我彻底打消了这种顾虑。社区干部的职业化趋势让我看到了未来成长的机会,激发了我的工作动力,干劲更足了。”福海县永安路社区干部陈条霞信心满满地说。 阿勒泰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岳士明说,近年来,地区不断健全“选育管励”全链条机制,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切实提升了社区服务精准化和治理精细化水平。 WRITE 记者手记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社区工作者是基层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街道社区在助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地区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专业化、职业化路径,系统谋划、持续推进,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能力,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同频共振。 金山大地上,各县(市)一个个街道社区构成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而激活这一“神经末梢”的核心在人。 说起新蕴社区,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镇新蕴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孙爱芹有说不完的话,话里话外都是对社区的热爱。在居民眼中,再难的事找到她,也总有解决的办法。几万条记录,不但见证了新蕴社区的发展变迁,更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信念。 在阿勒泰地区,还有太多太多的孙爱芹,她(他)们直接面向基层群众,服务在一线。《社区聘用工作人员职业化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对她(他)们来说,在社区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这是地区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探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要求,同时也为适应当前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进入到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素质的现实需要。 当前,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对各地基层社会治理从业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标准要求。地区实施的管理暂行办法既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具前瞻性与操作性,极大地增强了社区专职工作者干事创业的干劲,充分激发了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内生动力,让基层有人办事、有能谋事成为持续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底盘。 编辑:邓亚楠 校对:孙金阳 初审:吕文婷 终审:白卫东 往期回顾 党建治理新模式:社区“”工作法为民服务“不打烊” 福海县高效推进党群服务体系建设 阿勒泰市:“街道派单、部门接单”暖民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