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葱茏,阳光明媚,一缕缕清风吹过,吹进了我的心里。沿着数百级花岗岩石梯,我一步步拾级而上,心情愈发沉重。抬眼望去,一座庄严肃穆、高耸入云的英雄纪念碑出现在眼前。 这就是洪田七烈士墓,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洪田火山。在蓝天白云无言的映衬之下,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那么沉寂。 来洪田七烈士墓看望长眠地下的无名英雄,于我来说不是第一次。常年在宝安工作和生活,我熟悉热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并深深懂得每一寸土地都浸透革命烈士的鲜血。因此,我常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寻觅革命先辈的英雄足迹,以最虔诚的仪式缅怀他们。 一路上,手捧鲜花的市民络绎不绝。人们将一束束鲜花静静地安放在墓前,庄严肃穆,表达对革命先烈发自内心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眼前一位年轻母亲,正给上小学的儿子讲述这里的纪念碑和“洪田七烈士”的事迹。而新桥村的村民,从小不知听父辈讲过多少次这些英雄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 年,日军对宝安沙井进行了一场疯狂的袭击和扫荡。在东纵游击队的坚强指挥下,沙井人民无惧牺牲,面对日本鬼子的屠刀,开展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英勇保卫战。战斗中,日军采取了猛烈的攻击。东纵游击队战士浴血奋战,英勇突围。战斗中,一路游击队员在新桥附近与日军交火,4名游击队员不幸牺牲。另一路队员在万家萌(即今天的万丰)再一次与武器精良的日伪军相遇。为了掩护战友安全离开,一名年轻战士高喊:“同志们赶快撤!我来掩护!”迅即端起机枪朝敌人一阵猛射。同志们安全转移了,而这位无名战士不幸中弹身亡,鲜血染红了他脚下的土地。 同年12月,根据上级指示,东纵游击队战士奉命消灭盘踞在沙井的日伪军。然而,敌人凭借坚固的工事躲在炮楼里负隅顽抗。游击队连续攻打了几天无果,最后采取新的战术,巧妙地从海上包抄,最终全歼日伪军。战斗中,两名游击队员壮烈牺牲。他们的遗体和之前突围牺牲的5名游击队员的遗体,被当地村民掩埋在洪田火山的荔枝林中。这7位牺牲的同志,被称为“洪田七烈士”。 一位村民告诉我:“这7位烈士牺牲的时候,最大的不过30岁,最小的只有15岁。由于他们是从外地转战到东江纵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纵队的名册资料根本没办法保存下来。他们牺牲以后,无法联系到他们的亲人,更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于是,这些年轻的烈士便成了丹心永存、永远令人怀念的无名英雄。” 在宝安,这样的无名英雄有许多。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宝安福永在年成立了党组织,发展了宝安历史上第一批共产党员,从此点燃了南粤大地的革命火种,涌现出一大批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怕牺牲的优秀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年10月12日凌晨,日军登陆惠州大亚湾,一路烧杀抢夺,哀鸿遍野。宝安人纷纷奔赴抗日战场,拿起枪杆子,保家卫国。 一位基围人的后代回忆,早年的基围人长年在海上漂泊,靠打鱼为生。日军侵占宝安后,她血气方刚的爷爷像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毅然扔下手中渔具,加入了东江纵队游击队。这些奔赴前线的年轻渔民大多不识字,再加上时间仓促,在加入东江纵队成为游击战士时并没有专门地进行填表登记。抗战结束后,她的爷爷幸运地回到了新和村,但村里一部分年轻渔民却再也没能回来,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东纵游击队员中壮烈牺牲的无名英雄。正如眼前洪田七烈士墓中所埋葬的无名英雄,永远无人知晓他们的名字。 故事远远不止这些。年冬,日伪军盘踞在福海植利楼,将旅美华侨林汝添中西合璧的小楼当作坚固的炮楼,对福海和周围村民进行严密的军事控制。游击队员用炸药炸开缺口,与日伪军进行殊死决战;年,东江游击队在福海桥头的尖岭山上,与多名国民党军发生激战,11名游击队员英勇牺牲。桥头村村民冒着生命危险,掩埋了这些无名烈士的遗体。那悲壮的一幕,足以令苍天流泪、大地生悲。不得不说,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宝安这片红色土地。 站在洪田火山前,我赫然看到这样一段镌刻清晰的大字:“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人民关于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呼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尽管我不知道长眠在这洪田火山下的七烈士来自哪里、姓甚名谁,但我知道他们和无数在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一样,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 (作者系深圳市宝安区文联常委、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时代湾区》专栏特邀作者) (图片由黄超华提供) 责编:杨晓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