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之前有过几篇探讨《甄嬛传》的文文,主要在于小说与剧版的比对,探究剧版中一些因对小说做出了删减而不够顺畅自然的内容。有小伙伴留言说,从崔槿汐跟了苏培盛,她就赢定了。咱们不探讨这个结论,要探讨的是这个结论所透露出来的讯息。 首先,这个结论体现了现代社会的观众对皇帝身边的内侍尤其是贴身内侍的重要作用。因为是贴身侍奉之人,对皇帝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这个人或者是这批人,对皇帝有相当的了解,如何说话、如何行事,可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只有掌握了这些,才可能成为皇帝的“身边人”。 这一点无论是剧版还是小说中都展现得十分清晰。苏培盛(小说中为李长)是陪伴皇帝一同长大的贴身内侍,他熟悉皇帝的生活习惯,当他因私下与崔槿汐结成对食而关进了慎刑司,小夏子给皇帝奉茶,因凉了一分而不合皇帝口味。 其次,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还记得,当皇帝想纳玉娆为妃,苏培盛的一番话。正是他一番动之以情的劝说,使得心中犹疑的皇帝做出了放玉娆幸福的决定。当此之时,放与不放只在皇帝一念之间,因而深知皇帝心思的苏培盛一番话,使得皇帝最终做出了决定。 苏培盛真的不知道皇帝说的是熹妃之妹?他可是替皇帝去送过赏赐,也知道皇帝将贴身的龙佩给了玉娆。那么此处其实就是职场上重要的一点:揣着明白装糊涂。适时地装傻,活的,会久一点。 一番以情动人的话语,简直来自皇帝内心深处,那么不妨大方一点,放玉娆自由。而剧版与小说中都提到,皇帝之后对甄嬛说:因为有你,朕愿意成全玉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甄嬛,如果没有这些铺垫,他绝计不会放过这样一个与纯元皇后像了九成九的女子。即便她不乐意,那又如何?他富有四海,天下都是他的,要一个女子又如何不可得? 与苏培盛相似的人其实还有不少,这也是基于“后宫”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空及场所。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几乎都系在皇帝身上,揣摩他的想法而保全自身并且尽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已经成为后宫众人立身保命的绝技,能够生存下来的人,无一不精通并将之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嚣张跋扈如华妃和祺嫔,也同样与皇帝相处融洽。而端妃通过短短几句话,就打动皇帝放了苏培盛和崔槿汐,更是成功的范例。 势利如康福海,能够在后宫中如鱼得水的生存这么久,他同样不是个简单角色。 一番唱念做打,真真是真情真意,既要攀上新主子,又不得罪旧主子。 其三,需要提到的就是内侍们在宫内的人脉。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些主子娘娘们身边的贴身近侍都天然会因为主子而多几分体面,皇帝身边的内侍更是这样。不论是出于什么考虑,轻易都不会有人主动得罪他们。剧版中有一个点可能有小伙伴比较疑惑,那就是安陵容有孕之后要晋升,甄嬛为了羞辱她给她了“鹂妃”的封号,苏培盛特意让人送了很多黄鹂鸟给安陵容,有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这是苏培盛为了讨好甄嬛。但是这一点其实在小说中是有交代的,李长和崔槿汐对食被揭发一事,安陵容是皇后的帮凶之一,也是明面上揭发此事的人,小说中也是李长把安陵容的杏仁换成了苦杏仁。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看起来地位低下的宫中内侍们因为特殊的身体情况比寻常男子地位更低下,能够在后宫中生存下来的人,总归是有自己的方法。 更多有关内侍的情况之后会陆续整理,欢迎各位小伙伴们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