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6/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马龙媒是商人之子,风度翩翩,风流倜傥,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在唱歌跳舞方面有不凡的造诣。他经常跟梨园弟子一起演戏,尤其善于旦角,打扮起来是雌雄莫辨,男分不分,所以得了个“俊人”的雅号。

十四岁的时候,马龙媒又考中了秀才,在当地很有才名。后来父亲年纪渐大,马龙媒也不做官,接了父亲的班,做起了买卖。

有一次马龙媒跟人到海外经商,不料中途遭遇风暴,在海上漂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一座陌生的都市。登岸之后,马龙媒才发现当地人十分丑陋,心里就有点怕。而那些人看见马龙媒从海上过来,大喊大叫,全都跑了。

马龙媒心中不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他们都怕他,于是胆子也大了起来,肚子饿的时候,就往人多的地方去,那些人早就吓得逃之夭夭了,马龙媒就留下来吃剩下的食物。

就这样,马龙媒一路游荡,来到了一座小山村。那里十分穷困,但是当地居民有很多十分像人的,全都衣衫褴褛,像乞丐一样。

马龙媒走得累了,坐在树下休息。村人远远地围着,不敢上前。

时间长了,村人觉得马龙媒不像是会吃人的样子,才逐渐凑上前来。马龙媒和他们谈话,虽然语言不通,但仍能听懂一半。

于是马龙媒讲述了自己的来历。村人大喜,满村传遍,说来客并不捉人吃。

但是那些奇丑的人还是站在看一看就走,终究不敢近前。

村中人摆下酒食宴请马龙媒,马龙媒趁机询问了他们怕自己的原因。

村人回答说:“故老相传,我国往西两万六千里,有一个中国,当地人长得十分丑陋,但也只是听说,直到看见尊容,才相信这是真的。”

马龙媒心想原来我这个样子在你们这里是十分丑陋的。

又问他们为什么这么穷,村人说:“我国所看重的,不是道德文章,而是身体相貌。相貌越美,当的官也越大。像长成我们这样的人,刚生下来就被父母看作不祥之物,很多就被丢掉了。”

马龙媒又问这是什么国家。

村人说:“这里是大罗刹国。都城在此地以北三十里处。”

马龙媒请求领他前去观光。于是人们鸡叫起身,带领马龙媒一同前往。

天色大亮后,他们抵达了都城。只见用黑石砌成的城墙围绕着整个都城,城墙颜色如墨。只见宫殿楼阁高百尺,但是屋顶很少用瓦,而是用红石覆盖。马龙媒捡了一块红石,发现是丹砂。

此时正值宫中退朝,一辆辆华丽的马车络绎不绝的从宫中驶出。村人为他一一介绍,这个是相国,这个是大夫,果然随着职位的降低,相貌也逐渐好转。

赏看了一番之后,马龙媒和村人准备返回,但是大街上人来人往,已经有好多人瞧见了他们,顿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虽然村人极力辩解,但也无济于事。

等到马龙媒回村后,全国都知道来了这么一个怪人。一时间村子里车水马龙,全都是那些士大夫们为了开开眼界而派来的使者。

马龙媒一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可是却没人敢见他,把他请到家里后,那些人全都躲在门后面,从门缝里偷看,待了一天,也没有一个人敢出来。

马龙媒也十分无奈,村人说:“这里有一位执戟郎,曾屡次出使外国,见多识广,他肯定不会怕你。”

于是马龙媒登门拜访,执戟郎果然很高兴,把马龙媒奉为贵宾。

执戟郎年至耄耋,双眼凸出,胡须卷曲浓密。

执戟郎说:“早年我奉国王之命,去了很多国家,唯独不曾到过中国,深以为憾,现在我已一百二十多岁,一直以为这辈子是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中国人了,想不到今天竟然能见到上国人物,上天待我不薄啊。我一定要上报给国王,明天早晨,我为你走一遭。”

说罢摆上酒饭,招待客人。

酒过数巡,执戟郎叫出歌姬舞女,轮番表演。

这些人的长相在罗刹国人看来自然是极美的,但是在马龙媒眼里那又是极丑的。她们白锦缠头,红衣曳地。也不知唱的什么,唱腔与节拍都很奇怪。

执戟郎看得高兴,问马龙媒:“中国也有这些音乐舞蹈吗?”

马龙媒说:“有。”

执戟郎请马龙媒学着唱一唱,马龙媒便敲着桌子唱了一支曲子。

主人十分高兴:“真奇妙!歌声如凤鸣龙啸,我生平从没听过。”

次日,执戟郎前往朝廷,对国王说了马龙媒的事。

国王欣然下诏接见。

旁边却有两三个大臣说马龙媒长得古怪,恐怕圣体受惊,因此作罢。

执戟郎虽然无奈,但也无可奈何。

马龙媒就住在了执戟郎府中,有一次两人大醉,马龙媒兴起舞起剑来,又把煤涂在脸上,扮作张飞。

执戟郎认为这样很美,说:“你就以张飞的面目去见宰相,一定会得到重用的。”

马龙媒认为这只是游戏,怎么能拿来换取功名利禄呢。

执戟郎坚持让他试试,马龙媒才答应下来。

于是执戟郎宴请朝廷官员,席间让马龙媒画好脸出来见客,那些官员惊讶地说:“怎么原先丑陋,现在变漂亮啦?”

便与马龙媒一起喝酒,喝得高兴。马龙媒又跳起舞来,满座倾倒。

第二天,那些官员纷纷上奏章推荐马龙媒。

国王大喜,召见马龙媒。见面后,马龙媒向国王陈述了中国的治国之道,又在席间表演了歌舞,国王大悦,当天任命马龙媒为下大夫。并能够时常参加国王的私宴,受到极大的恩宠。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马龙媒以假面目示人,终究会露出破绽,渐渐地人们有所察觉,马龙媒开始感到人们异样的眼光,惴惴不安起来,思来想去决定辞官归隐,但国王不答应;又请求休假,国王便给他三个月的假期。

于是他坐着华丽的马车,载着黄金和珠宝,回到了山村。

村人都跪着迎接他。他把钱财分给村人,人们欢声雷动。

村人说:“得蒙大夫恩赐,明天我们就去赶海市,找到珍宝玩物来报答大夫。”

马龙媒问:“海市在什么地方?”

村人回答说:“那是位于大海中的集市,四海的鲛人聚集在这里出售珍宝,四方十二国也来这里贸易。还有许多神人游戏其间,那里云霞遮天蔽日,间或波涛大作,路途十分危险,算来现在离赶海市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马龙媒问他们怎么知道哪天有海市,回答说:“每当看见海上有朱鸟飞来飞去,七天后便有海市。”

马龙媒问出发的日期,想与村人一起去,村人以安全为忧,马龙媒说:“我本就是漂洋过海的客商,难道还怕风浪吗?”

不久,马龙媒和村人一起乘船去赶海市,船很大,能容下几十人,十人一齐摇橹,船行如箭。

大约走了三天,远远看见远处楼阁层层叠叠,船只密密麻麻。

很快,他们来到城下,只见城墙上的砖都与人一样高,城楼高耸云天。

他们把船停下,登岸进城,只见海市上陈列的奇珍异宝光彩夺目,人间所无。

突然一个少年骑着骏马过来,市上的人纷纷奔逃躲避,说此人是“东洋三太子”,马龙媒也跟着人们放一起躲避。

到了他面前,太子瞟了他一眼,说:“这个人是中华人士。”当即就有仆人来问马龙媒的乡籍。

马龙媒一一陈述。太子高兴地说:“承蒙光临,不胜荣幸,请跟我去家里做客。”

于是请他与自己并肩骑马同行,来到海岛的岸边,突然他们骑的马嘶叫着跳进水中,马龙媒大惊失色,以为自己要被淹死了。突然海水向两边分开,如同屹立的高墙。

马龙媒惊魂甫定,才知道太子法力高强。不久前方出现一座宫殿,以玳瑁装饰屋梁,以鲂鱼的鳞铺成屋瓦,四壁亮晶晶的,光可照人,十分耀眼。

马龙媒下马进入宫殿。抬头看见龙王高高在上,太子启奏说:“臣在集市闲逛,遇到一位中国的贤士,领来进见大王。”

马龙媒上前拜舞行礼。

龙王说:“马先生既然是中华人物,定然文采风流,不输屈原宋玉,我想有劳马先生写一篇《海市赋》,不知意下如何?”

马龙媒伏地叩头,接受命令。

于是准备好水晶砚、龙鬣笔,寒冰纸,龙涎墨,立笔千言,献到殿上。

龙王看后,击节赞叹:“马先生才华横溢,为我水国增光不少!”

便设宴招待马龙媒。酒过数巡,龙王举杯说:“寡人爱女尚未许配,不知先生可有意否?”

马龙媒心下狂喜,离开坐席,伏地谢恩。

龙王又对身边的人说了些什么。

不久,便有几个宫女把龙女扶了出来。马龙媒偷偷一看,果真人间所无,世上无双。龙女拜完龙王,起身离去。

不多时,酒宴结束,宫女领马龙媒走进旁宫,龙女正坐在那里等待马龙媒的到来。

只见珊瑚床上装饰着金银珍珠玛瑙等各种珠宝,帷帐上的流苏缀着斗大的明珠,被褥芳香而轻软,于是温香软玉,一夜风流。

天刚亮,宫女便跑来侍候,马龙媒起床后,赶紧上朝谢恩。龙王大悦,封他驸马都尉,那篇赋也被传送到诸海。诸海龙王都派专人前来祝贺,并争先恐后地送请柬叫驸马赴宴。

马龙媒做了龙王的女婿,非人间繁华所能比,衣着锦绣,前呼后拥,只用了三天,便游遍了诸海。而“马龙媒”的名号也响彻四海。

但是时日既长,马龙媒开始有了思乡之念,一天对龙女说:“我外出三年,远离父母,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你能跟我一起回家?”

龙女说:“仙凡路隔,我不能陪你回去。但我也不忍心因夫妻之爱,夺去你与父母的天伦之乐。容我慢慢想个办法。”

两人无奈,相对无言。

第二天,马龙媒外出归来。龙王说:“听说你想家了,明早为你践行如何?”

马龙媒表示感谢,答应了下来。

晚上,龙女设宴,与马龙媒话别。

马龙媒要订日后相会的日期,龙女说:“咱们缘分已尽,相会无期了。”

马龙媒不禁愕然,悲伤不已。

龙女说:“人生如朝露,聚散离合不过一瞬间的事情,何必哭哭啼啼像个孩子一样?如果你我有心,我为你守贞,你为我守义,两地同心,就是夫妻,何必朝夕厮守?”

马龙媒也深以为然,龙女又说:“还有一事相告,我已经有了身孕,你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马龙媒略一沉吟:“女孩,可叫龙宫;男孩,可叫福海。”

龙女又要马龙媒留下一件信物,马龙媒拿出在罗刹国得到的一对红玉莲花,交给龙女。

龙女说:“三年之后,四月八日,你可乘船到南岛来,我把亲生骨肉还给你。”

又拿出一个鱼皮袋子,装满珠宝,交给马龙媒说:“把这东西珍藏起来,几代人吃穿不尽。”

眼看天色发亮,龙王又摆酒践行,送了许多礼物。

马龙媒施礼告别,出了龙宫,龙女把马龙媒送到海边。

马龙媒登上海岸,跳下马来,龙女说了一句“请多珍重”,回车便走,一会儿就走远了。只见海水重新合拢,龙女再也无法望见,马龙媒只好依依不舍的返回了家乡。

话说自从马龙媒乘船出海以后,家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却不料马龙媒突然又回到了家里,个个都很惊奇。幸好父母健在,得以承欢膝下。

马龙媒牢记三年之约,届时乘船来到南岛,看见两个小孩坐在水面上漂浮着,拍水嬉笑,位置不动,也不下沉。

马龙媒近前去拉孩子,一个孩子呀呀地笑着,拽住马龙媒的胳膊,跳到他的怀里。另一个孩子大声哭泣,马龙媒也把这个孩子拉上岸来。

仔细一看,孩子是一男一女,全都容貌秀美。孩子头戴花冠,缀着美玉,美玉便是那红玉莲花。

孩子的背上有个锦囊,打开一看,有一封信,曰:

翁姑计各无恙。忽忽三年,红尘永隔;盈盈一水,青鸟难通。结想为梦,引领成劳,茫茫蓝蔚,有恨如何也!顾念奔月姮娥,且虚桂府;投梭织女,犹怅银河。我何人斯,而能永好?兴思及此,辄复破涕为笑。别后两月,竟得孪生。今已啁啾怀抱,颇解笑言;觅枣抓梨,不母可活。敬以还君。所贻赤玉莲花,饰冠作信。膝头抱儿时,犹妾在左右也。闻君克践旧盟,意愿斯慰。妾此生不二,之死靡他。奁中珍物,不蓄兰膏;镜里新妆,久辞粉黛。君似征人,妾作荡妇,即置而不御,亦何得谓非琴瑟哉?独计翁姑亦既抱孙,曾未一觌新妇,揆之情理,亦属缺然。岁后阿姑窀穸,当往临穴,一尽妇职。过此以往,则‘龙宫’无恙,不少把握之期;‘福海’长生,或有往还之路。伏惟珍重,不尽欲言。

马龙媒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悲痛,泪流不止。

两个孩子抱着马龙媒的脖子说:“回家吧!”

马龙媒愈加悲恸,抚摸着两个孩子说:“你们知道家在哪里?”

孩子却哭个没完,稚声稚气地只喊回家。

马龙媒望着眼前的茫茫海水,辽阔无际,与天相接,但心中所思念的龙女却渺无所见,如烟的波涛间并无道路可通。只好抱着孩子登船返航,怅然回到家里。

马龙媒知道母亲时日不多,暗暗地准备了身后用品,又在墓地种了一百多棵松树和槚树。

一年后,母亲果然去世。

当灵车来到墓穴旁边时,只见有一个女子披麻戴孝,站在墓穴前面。

大家全都惊讶地打量她,忽然急风骤起,雷声轰鸣,又下起暴雨,转眼之间,那女子已不见踪影。而新种的松柏原先枯死许多,至此复活。

儿子福海渐渐长大,常常想念自己的母亲,有一次忽然自己跳到海里,几天后才回来。

女儿龙宫因是女孩,不能前往,只好暗中垂泪。

有一天白天,天色突然变暗,龙宫正在屋内垂泪,龙女忽然走进门来,劝龙宫说:“你也是快成家的人了,怎么还哭哭啼啼的?”

说着拿出一株八尺高的珊瑚树、一包龙脑香、一百颗明珠、一对八宝嵌金盒,作为嫁妆送给龙宫。

马龙媒在屋外听见龙女的声音,推门而入,夫妻相见,哽咽不止。

不久,只听一声惊雷破屋而入,龙女已经无影无踪。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鄂ICP备20000666号-5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