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249749.html 第28集,皇后头风发作,请不到太医,因为听说值班的太医都跑到年府替年羹尧的老婆去看病了,皇后疼得受不了,然后召唤后宫姐妹们前来照顾自己。 甄嬛和敬妃得到消息,匆匆赶到现场,问清楚情况以后,还没研究出可行的方案,一旁的齐妃先怒了,忙催促剪秋去找皇上,但被病榻上的皇后给拦住了。 于是,皇后就这么贤良大度地忍了一夜病痛的折磨。 次日,有大臣弹劾年羹尧,虽未指名道姓,却也针对性极强:“倘若有人为一己私利,医院空无一人,使国母不得安置,此人应予重罚。” 然而,皇上不但未重罚,反而悉心安抚,满朝大臣敢怒不敢言。 这个事很邪乎,偌大一个皇宫,怎么会连个值班的太医都没有?且皇后早不痛晚不痛的,偏偏在年夫人得病时一起病?皇后真要痛得受不住,又怎能强忍一夜? 甄嬛也看出了不对劲,所以特意找温太医打听了一下,甄嬛与温太医的这段话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隐藏的信息量不是一般的巨大。 甄嬛:医院太医都被年将军请到府中,医院无人当值,医院有多少人当值的? 温太医:昨夜之事因涉及皇后娘娘凤体,太医院自觉有罪,惴惴不安,其实微臣也问过诸位同僚,昨日年将军府上请走了李太医和张太医,宫中还有陈太医和赵太医在留值,后来,江福海公公来取药,见李太医和张太医不在,便道富察贵人小产,与莞嫔娘娘有孕在身,宫中不能没有德高望重的太医在,便让两位留值的太医去换回了李太医和张太医。 甄嬛:年羹尧处正缺人手,既然李太医和张太医德高望重,又怎能替回呢?那么其余回府不在宫中的太医,若得传召,可连夜入宫吗? 温太医:宫门虽然入夜便要下钥,可事出从权,若皇后娘娘有传召自然可以,只是如此便要颇费一番工夫,惊动内宫了。 对比温太医与甄嬛的问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皇后的病是装的。 我们还原一下温实初所言的真相:李太医和张太医被请走了,但是宫中还有陈太医和赵太医值班。按说,本来陈赵留值就挺好,皇后娘娘发病了找他们就行,可是他们去哪儿?他们奉命去年府替换李张,奉谁的命?江福海是皇后的人,当然是奉皇后的命了。也就是说,皇后特意派江福海把原本应留在宫中值班的陈赵给支走了! 而陈赵去替换李张的缘由是什么?“富察贵人小产,与莞嫔娘娘有孕在身,宫中不能没有德高望重的太医在。”陈赵两位太医拿着这个蹩脚的理由去换医术高超的李张,年羹尧会怎么想?——一帮子废物,分不清轻重缓急么?我夫人是急症快死了,娘娘们只是日常照顾求个心安,当然是先紧着我夫人了! 陈赵没有换回李张,完不成任务,不敢回去,即便想回去,宫门也上锁了,想一想,还是算了吧。 医院没人值班了,皇后的头风终于如愿发作。她故意把动静闹大,让妃嫔们过来侍疾,却死拦着婢女不让去找皇上,既彰显了自己的善解人意,又通过后宫诸人的口把年羹尧推到了风口浪尖。 当然,为避免冤枉皇后,甄嬛提出了另一种假设“其余回府不在宫中的太医,若得传召,可连夜入宫吗?” 温太医怎么回答的?可以啊,就是费事儿点,要“惊动内宫。” 同样是“惊动内宫”,皇后选择了不打针不吃药,靠意志力苦苦撑过一宿,让阖宫都知道她的体贴细致伟光正;而一旦传召了太医,她装病的良苦用心就要白费了! 另外,江福海公公取药也是个技术活儿,人家年将军中午就把太医请走了,他非要赶到下午下班前去拿药,再把陈赵二位太医支走,就是算好了宫门上锁的时间吧? 那么,皇后闹这么一出,究竟是为了什么? 表面上看,是早上请安时,华妃挑战了她的权威,大言不惭想取而代之,皇后只是玩个小手段给华妃一个教训;再往深里想,是皇后对前朝之事略有耳闻,在皇上对年羹尧的态度上添了一把火,等到真的烧起来,还怕烧不到华妃的身上? 明白了整件事的真相,甄嬛心里明镜似的“皇后娘娘克己复礼也罢,醉翁之意不在酒也罢,既然咱们与皇后娘娘同心同德,就不得不顺水推舟了。” 果然,下一个镜头,她就借着《左传》与皇上讨论起年羹尧,两人不约而同地写下一行字“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声明: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一经发现,必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