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徼扶桑近,孤城寄晓鬟 一轮初出海,五色已衔山 花县明春日,丹邱丽市寰 青松生逸韶,佳气满孱颜 这首诗描述就是 顺德凤城八景之一的凤岭朝晖。 (馆藏档号:B8--) 凤岭即凤山雅称,山脚有一座西山古庙,又叫西山岗,当时山顶建有半月庭一座,登临其间,纵目四眺,凤城风貌,尽收眼底,特别是当朝晖初上时,风景尤为优美。 现在的凤岭已经是郁郁葱葱,满眼翠绿了。凤岭公园现总占地13.3万平方米,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是市民旅游、观光、消闲、娱乐的最佳场所之一。 独标人市翠,楼阁足游资 月白风请夜,诗忙酒乱时 就蛇蟠古壁,橘柚荫青巇 光彻家千锦,云根结在兹 这首诗描述的是 顺德凤城八景之一的锦岩夜月。 (馆藏档号:B9--) 该景点位于顺德大良的锦岩岗,除南麓局部有土壤覆盖外,全为红砂岩。岗东、岗西崖壁奇峭,石隙老树阴翳蔽日,郁郁葱葱,为原始残留植被。岗顶岩石平坦,地势高旷,景色优美,月夜登临,天高地阔,清风开怀,古来已为人们赏月的理想去处。登上望月亭,环视四周,放眼眺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当明月碧空,月挂中天之夜,登亭观赏,但见银盘悬空,满月生辉,向大地洒下一片柔和的银光,一幅大自然的美景展现眼前。 神方能换骨,仙井但香沉 药煮丹山风,泉封玉液金 清充凝处散,浩劫去时阴 宸北雷千古,犹存风雨音 这首诗描述的是 顺德凤城八景之一的丹井流香。 (馆藏档号:6-F1.12.1-) 该景点位于原顺德县文化公园花圃门外右侧,可惜已被填塞不复旧观。丹井在凤岭南侧玄真观(现今大良少年宫游乐场)内,玄真观早年已毁,丹井也湮没无踪。据说该井泉脉冲沛,水质清冽,观中道士用以炼丹而得名。 嫣滟青云路,松花十里香 桥从断处续,风自炎时凉 波影摇深绿,山痕界远光 不须愁日落,晚色更苍苍 这首诗描述的是 顺德凤城八景之一的十里松风。 (馆藏档号:6-F1.24.1-.18) 该景点位于原青云路,西起云路,东迄青云塔。据余锦《青云路记》有“种松数万株,夹一路以遥接之,达于城之东门”之句。十里石径,密植水松,盘根扎地,绿荫蔽天。郊游其间,目田园景色,迎夹松涛,是人如在画中。但现在该路已经不存在了,松树也没有了。路虽不存,但景物仍使人追忆无已。 膏流田亩满,应为稻梁奢 履迹霑神步,唇腥绝虎牙 色翻荒径草,春润半山花 械械当春落,依依傍岭斜 这首诗描述的是 顺德凤城八景之一的太平春雨。 (馆藏档号:B3.1--) 太平,就是太平山,位于当时顺德县城南边的旧寨村外。山上的太平塔(也叫旧寨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太平塔坚固朴拙,雄踞一方。每当茫茫春雨笼罩山头,塔影隐现云雾中,别有一番韵致。 羚峡开门户,牂牁万里来 频生霜石雾,常放雪山雷 云气侵祠庙,龙腥散社台 滩师思解缆,行止忆潮回 这首诗描述的是 顺德凤城八景之一的甘滩雪涛。 (馆藏档号:6-F1.7.1-.57) 甘竹滩位于杏坛、龙江镇交界处,江流聚窄而跌级,与滩口乱石相搏击,狂涛汹涌,状如飞雪,声似雷鸣。甘竹滩自古公认属险滩,水势凶猛人们视为畏途,水自牂牁江出羚羊峡,经九江至石壁,聚石衔击如雪花飞溅,甚为壮观。滩中有一石突出水面如水岛,名叫花洲,解放后在此建发电站,就利用这小岛作中间桥墩的。 福海烟波在,天河一派分 潮平低岸湿,风急远山闻 唇口楼台像,鳌身鸟雀纹 渔舟穿雾出,把笛强吹云 这首诗描述的是 顺德凤城八景之一的福岸烟波。 烟波亭(馆藏档号:6-F1.12.1-.77) 均安福岸与杏坛马宁之间江段,俗称福海,为容桂水道上游。水域广阔,时有雾气腾起。福岸村龟、蛇二山临西江水道江边,江面辽阔,波涛浩瀚,晨昏时分,雾气弥漫江面。两山谷口有奎福寺,两侧山腰有亭,登亭远眺,江面烟雾朦胧,帆影依稀,涛声频传,寺前白莲池荷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故将亭名曰“烟波亭”,亭额题曰“福岸烟波”。 返照斜沧海,鳌峰迸火珠 石光喷玛瑙,林影动珊瑚 芳草虚生翠,新花更上朱 归帆明远水,一幅楚江图 这首诗描述的是 顺德凤城八景之一的鳌峰夕照。 (佘曼陶先生的艺术画作图片来源:清晖园博物馆) 鳌峰位于均安三华,形如鳌,头向东如张口状,旭日东升,如欲衔日。山上松树茂密,山脚天后宫前有大树,乡人喜于树下休憩。微风吹指,山下虽觉无风,然山上松声阵阵,山草摇曳不止。 随着岁月的流逝, “凤城八景”中的好几个景色, 都已不复存在, 但它们却是属于顺德的独家记忆, 深深印在顺德人的血脉里。 |